2021年我们的寒假课程再一次回到了线上,家长们纷纷对教学效果预期产生了质疑,这是意料之中的。作为吃教学这口饭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拿出一堂堂好课,通过课上讲与课下练、三周三模考、以及开班前摸底与结班后跟盯等一系列动作,打消质疑,帮助学生在一个月的寒假时间内实现成绩上的突破。 北京新东方六人托福冲刺班的4位同学,在结课后的3月正考中,在我所教授的托福阅读单科上平均提分7分。如何通过教与学实现此类成绩最大化突破?来看看我和各位同学都做了什么: 一个原则 冲刺班所有的教学和点评动作完全紧贴实战,小到一个单词,大到一篇文章,讲的一定是会出现在考场上的内容。同时,所有练习内容,从课前测到课下作业,在第一遍做答时都必须按照考试时的时间要求进行答题。 这个班的第一次阅读课是在2月5日进行的,而早在1月22日,学生们就早已进入学习群,在正式开课前,他们要先进行每日托福词汇的背诵打卡。此时,我的第一个破冰动作就是在学生们进行打卡提交测试截图后给予对错词的点评和讲解,所有讲解和点评内容都会告诉学生这个单词会怎么考到阅读题目中,常考的意思有哪些,如果是考词汇题,对应的答案词又会是哪个词。 接下来,到了开课前一周,我开始给每一位在群里的同学通电话。时间不长,平均5-10分钟时间,主要是了解孩子过去的培训学习,考试经历,以及未来的考试计划,并了解每位学生在阅读上所感受到的阻力和困难,这样了解一圈下来,方便我做归总整理,提炼共性困难,并标记好每位学生的考试时间,生成一个到各自考前大致的学习和练习计划。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课前动作,是在开课前一周内,给每一位同学单独出了一份课前摸底小测,让他们做完后在首次课前发给我。 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学生明明已经有过模考或正考成绩了,用这些成绩就能诊断学生的问题,干嘛还做这种课前小测,难道不是内卷吗?” 不好意思,还真不是“卷”:诚然,正考或模考所呈现的分数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中存在的不足做一个相对宏观的评价,我们可能会抓出学生在某个阅读题型上的短板,告诉学生他会在阅读或答题能力的某个环节存在不足,但这个层面的短板是显而易见的,比如阅读小结题总不能做全对,甚至不用教师说,学生和家长自己都能明白。 这并不是我想要探察的问题根本,因为学生错题背后的根本,可能是原文某个多义词做出了错误认知而自己浑然不觉,也可能是某种特殊句式没读明白而强行脑补了,所以我设计了更细致,更触及基础,但又一定会在实考理解中出现的测试,按照词→句→段的梯度,让学生计时完成,给我提交,我再在课前逐一批改,找出学生各自或者共同所存在的底层问题。 这些问题,构成了我们2月5日及之后课堂中有着固定占比讲解内容的来源,使得这个VIP六人小班,除了保留有班课的固定大纲教学以外,还呈现出VIP特色的针对性教学。 课上:分层教学究竟分的什么层? 鉴于大多数国内学生托福出分的规律,冲刺班的学生往往都具有相当的阅读输入基础分数,这里会出现一个认知误区,就是此时阅读只需要“刷题”,分数就能节节攀升,来冲刺班就希望老师带着一套题一套题刷,然后穿插讲讲解题“技巧”和“方法”。 但冲刺班的教学真的不再需要关注单词和句法规则么?冲刺班的学生真的就只用“刷文章”就能出分么?至少在我们这,我们不敢那么放心大胆。这个六人冲刺班的课上教学,至少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 1. 词汇 放心,冲刺班不会专门来讲词汇的。而主要是以入门测的形式呈现。所测单词一定是阅读中词汇题会考察的核心词汇。从第一堂课开始,我会依据到下节课上课的时间间隔进行阅读真题词汇的背诵布置,然后从第二堂课开始进行背诵测试检查,而测试中的错词,我会进行助记方法点评,然后滚入下节课的测试中,直到学生能够不再答错为止。 2. 句法识别 什么?冲刺班还要讲句法?你没看错,是的。还记得上文提到的开课前摸底测试吗?学生在那里面所犯的句法理解错误都会在这个环节进行纠正。每次课上一开始的30-40分钟,我都会拿出一个学生曾经出现过错误判断的,带有特定结构的真题还原文句子,让学生们表达自己的理解,再进行修正讲解。 这个阶段涉及到的句法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指代判断、平行结构、倒装句和虚拟语气的识别和理解。这些结构往往都是学生在细节类和句子理解类题目上理解判断出错的根本原因。 3. 段落的结构化阅读 这算得上是课程“主菜”了。有些学生分数来到20分上下时会出现一个提分“缓冲区”,这里面有一部分原因是之前一直采用的是定位答题的策略。这种策略在基础能力提升阶段能够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因为自身阅读能力不足而造成的阅读速度慢,做题超时等问题,但同时也会付出容易断章取义,文段理解不全,小结题无法做答全对,遇上题干没有关键词的题目就“嗝屁”的代价。所以当能拿的分数拿完后,定位做题的路数也就走到了尽头。此时若不改变阅读理解策略,刷再多的题目,提升也会非常缓慢和有限。 因此六人冲刺班在春节前一周的课程中,没有上来就抱着一篇一篇的文章啃,而是按照一定段落结构类给学生讲解段落层次划分识别,关键信号词,句子在文段上下文中的常见功能和作用判断以及常见出题点预判,并通过挖空导读的方式训练学生对关键信息的留意和理解。最后配合同类型文段的训练和现场复述来加深印象和熟练理解。 这样逐步扭转学生对于定位答题的依赖,最终能够在下次正式考前养成新的阅读理解和答题习惯。在这里,最有发言权的可能是班上的Z同学,因为他在开课前摸底测段落部分就告诉我他一直是“定位党”,阅读考20分。课上点起来讲题时,一发现在定位做答,立刻打回去重读文段重讲,这样“折磨”下来,3月13日阅读考了27分。 4. 文章怎么讲? 课程的后半段我们也讲文章,但讲什么文章必须先做调研:每年托福阅读最常考的话题有哪些?最终讲授的文章一定要来自于最常考话题中的最新材料。比如白垩纪大灭绝(保守估计年均考两遍),比如文明起源,比如书写的诞生,又比如大陆漂移等等。 这些话题的文章,往往新瓶装旧酒,甚至存在同一篇文章洗稿写出两篇孪生文章考题的情况。那这些主题的文章,就要求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对同类文章的归总提炼,把最精华的共性内容呈现给学生,从单词到常考内容,要能够了然于胸,就好像当年我的语文老师让我熟记背诵《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 课下:什么时候刷题? 答案是有两个结点,一个是每周安排的模考时间;另一个是2月27日结课后到3月考前的时间。 由于寒假时间有限,中间又有一个春节周,我们VIP六人班的3次模考基本都集中在了非春节周每一周的周末,这个模考强度可能对于基础班和强化班来说有些高,但对于冲刺班来说刚刚好。因此每周纯粹的刷题时刻就来自于模考,考完当天下午就讲评错题,带着学生分析文段内容和错题原因,一定要追溯到错误基本点上,然后把所有可能引起错误的基本点:词、短语、搭配、句式记录在板书上,截图发到学生群里让学生记下复习。 再者到了结课后,根据每一位同学报考的时间周期,安排不同量的模考题给学生,要求按照考试时间标准答题,并第一时间反馈给我,我批复答案,再分析错题。 那平时就没有其它课下作业吗?肯定不会,但作业要根据课上授课内容针对性布置,有学生句子理解还有明显短板,那他的作业里会有句子结构化阅读专项练习;有的则聚焦于文段结构化阅读训练,不会不假思索地布置刷整篇文章任务。 结语 我是一个对学生出分很敏感和执着的人。学生考完试24小时之内通常都会收到我询问阅读分数的短信。北京新东方托福冲刺六人班的每一个学员也都不例外。我会因为学生分数明显提升而高兴雀跃,因为原地踏步甚至降分而失落难过吗?会的!所以当我得知这个班的学员一个阅读单项每个人都提了至少6分时,我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