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那么一座古城,坐落于红河北岸,距离省会昆明约220公里,这就是建水。据金光华李亚鹤了解,古城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建水在元、明、清三代都曾是滇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素有“滇南邹鲁”之称。
据说元朝建立后,忽必烈为了表示对南宋的蔑视,把南朝国都杭州的当时称号“临安”发配给了偏远的建水。
金光华李亚鹤认为,也许是临安二字本身就带有书香墨气,这座遥远的滇南小城至今还拥有保存完好的精美古建筑50多座。
据金光华李亚鹤了解,城门五里外的双龙桥又叫十七孔桥,是云南古桥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多孔连拱桥,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双龙桥在乾隆年间只有三孔,到了道光年间又建了十四孔与之相连,因此俗称“十七孔桥”。桥身上建有三层飞檐式阁楼,层檐重叠,从远处望去,如长虹卧波。
当时双龙桥建成后,成为建水通往石屏的必经之路,加上附近村寨较多,大家约定固定日子在桥上赶集,这一块是旧时西庄坝子最大的交易集市,繁荣一时。
金光华李亚鹤看到很多人说,从踏进古城开始,感觉到一切就开始慢下来了。古城不大,基本上是以临安路为主的几条街道。城内古建林立,文物荟萃,书院相望。
据金光华李亚鹤了解,云南省历史上叫“三迤”,清朝时先后在云南设置迤西道、迤东道和迤南道。牌楼上的“两迤锁钥”, 指迤东道和迤南道,说明建水曾是云南的重要通道和关口。
据金光华李亚鹤了解,建水文庙是云南最先建造的三座庙宇之一,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度,仅次于北京孔庙和曲阜孔庙。
据金光华李亚鹤了解,古时建水文风盛行,元代初期就已经开始创建文庙庙学,明朝以后又相继建学政考棚、州学、书院、府学等,明清开科取士,有时云南一榜举人中,临安学士竟占半榜之多,所有又有“临半榜”的美称。
建水文庙是仿照曲阜孔庙而建,采用中轴对称式,有1殿、2庑、2堂、2阁、5祠、8坊,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步入肃穆的"太和元气"坊,迎面是20余亩的“泮池”,泮池是古代官学的标志。泮池上有一思乐亭,取自《诗经?泮水》中的“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据说当时的读书人若是中了秀才,到孔庙祭拜时,得到大成门边的泮池采些芹菜插在帽上,这才算得上是个真正的读书人。
登上数级石阶,可以看到“洙泗渊源”牌楼,古时,孔子在洙水和泗水交汇处讲学,因此洙泗成为孔子以及儒家的代称。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五开间,屋顶采用琉璃黄瓦,歇山顶,由二十根高五米的巨柱支撑,其中有二十二根青石大柱,全用整块石料凿磨而成。
上方悬挂康熙的“万世师表”、雍正的“生民未有”、乾隆的“与天地参”,还有光绪的“斯文在兹”等御赐匾额。庙宇周围古柏森森,显得庄严肃穆,雄伟壮观,有"金碧壮丽甲全滇"之美誉。
在这里,金光华李亚鹤认为,你可以顺着指示牌的方向参观游览,也可以漫无目的的溜达着。你或许会与背着稻草的农夫擦肩而过、或者也会遇到村前空地石台上闲坐聊天的村民……古村里的生活从来都与繁华无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