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较强学科,也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伴随着有趣的演示实验和动手实验,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吸引你走入深奥的物理世界。要想学好物理首先要重视实验,因为物理的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善于观察和思考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学会有目的的观察,例如:采用什么仪器,仪器如何放置,实验怎么做,观察什么现象等,还要认真思考实验结论、过程中有哪些不完善之处,怎么解决或改进。其次是要注重理解,物理知识是在分析物理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来的,获得知识要有一个科学的思维过程,要在头脑里真正的把公式概念,运用在实验和实际操作中,这样才能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为了大家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点,今天本文整理了一些物理重要的概念和公式,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实用的帮助,详细内容如下:
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刻度尺读数需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3.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
4.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5.量筒不但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
6.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
7.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8.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9.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10.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11.平均速度表示一段时间或路程内物体运动快慢程度而瞬时速度表示某一位置或某一时间点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12.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
1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15.乐音和噪声没有严格的界限,与地点、时间、环境及人的心情都有关系
16.乐音三要素: 音调(声音的高低) 响度(声音的大小) 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17.防治噪声三个环节: 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 人耳处
18.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1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0.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使物体发生形变 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1.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 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 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
2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23.力的示意图是简单的画法(不用分段)
24.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25.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
26.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7.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28.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29.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0.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1.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32.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3.增大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力 减小受力面积
34.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35.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 同一液体 液体静止
36.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37.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38.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
39.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0.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
41.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
42.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重力
43.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V物
4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
45.潜水艇自身的重力是可以改变的,它就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潜、上浮和悬浮的
46.密度计放在任何液体中其浮力都不变,都等于它的重力
47.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飞机起飞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48.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
49.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50.滑轮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越费距离
在物理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建议大家在掌握基本知识之上要学会独立思考,可以适当的做些试题来提高自我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今天本文整理的内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进行收藏,方便在日后复习中派上用场,更多中考物理备考方法,想了解更多关于学习生活 的咨询,请关注“北京 新 东方学 校中小 学一对一”网站和公众号“北京新 东 方中小 学全 科教育1对1”,更多精彩等您发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