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老师您好!XXX8月份1510,没有参加10月份考试,结果这次亚太curve松,周围同学都大幅提分,现在特别心慌,想参加12月份的考试,您认为在申请压力大,没有太多时间备考情况下,12月份再考提分概率大吗?”
早上还在Chatham University(查塔姆大学)做teaching observation(观摩教学),收到了一位妈妈的微信。看到微信的一刻,觉得又到了一年一度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了,所以写下这篇文章,供“同病相怜”的各位家长和朋友看。
总之,结论是:我是支持在认为自己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情况下去考的。如果你忙,就可以关闭页面离开了,如果你不忙,我跟你聊聊两个故事吧。
PART
01
2018年,有两个北京新东方精英计划的小朋友和今天的你一样,在申请临门一脚时,却仍然没有满意的SAT成绩,一个1450左右,另一个接近1500但始终没有突破1500。因为孩子极度焦虑,所以规划师希望我给他们上语法课,缓解他们的焦虑。
说实话,这种“棘手”的案子,我的确不愿意接手,尤其是在两个孩子都已经筋疲力尽,上课也好、答疑也好,每句话我都要格外地小心,他们此刻的60天是有史以来生命中最脆弱的60天。作为老师,我没有任何理由再批评他们、指责他们,更何况他们俩都是很努力的类型,只不过一直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好成绩。
我能做些什么?挺有限的。
除了陪着他们刷题之外,我对他俩的需求做到了随时响应,那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活成了“淘宝客服”。任何人的问题都可以滞后,但是他们两个看到后就秒回,甚至开着大会呢,也马上掏出手机,并且“冠冕堂皇”地和领导说,“我答疑呢”。那段日子他们怎么过的我不知道,但是每次上课从他们的小眼神中,我看到了惶恐、闪躲、不自信与不安,仿佛这三年高中生活所有的高光时刻都被SAT扑灭,这说起来,也挺可悲的。
但他们都有一个信念,12月份一定接着考,不达到自己满意的目标不罢休。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给了我一个坚定的答案:
怕自己后悔。
PART
02
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以吃,而所有人都知道后悔的滋味儿,是最难受的。
所以,我们在讨论12月份还去不去考试,提分已经不是一个核心的专注点了。提分的概率更是一个伪概念。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都是100%的事,要么提分了,要么没提分。这时候有人跟你说,有很大的概率提分,跟没说一模一样。谁也无法预知能发生什么,但唯一确定的是,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我和这位家长说,如果明年三月份出了录取成绩和别人比较后发现,大体上都差不多,就是SAT比别人低了一些,那排山倒海的怨气可不是一万两万人民币可以消解的。孩子会懊恼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拼尽全力,也会“痛恨”没有支持自己的父母。所以,如果12月份孩子提出了强烈的愿望要去再搏一把,支持他,鼓励他,both physically and mentally(身心两方面)。
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机会是用金钱都买不来的。中国孩子的成长缺少挫折,尤其是出国家庭的孩子,生活也都相对优渥。相比起高考的孩子们来说,大家其实还是稍微幸福一些,你每天抱怨忙碌的生活,只是因为普高的孩子连抱怨的时间和机会都没有罢了。
我觉得因为不满意自己而还想去努力为自己创造,本身就是懂得了生活的意义。我和这位家长说,未来难的事情多了去了,这刚好是个铺垫,去!
会很耽误时间吗?会啊,但是想想,那4天不去考试就能干出别的惊天动地的事儿吗?
文书还没写完啊?那就赶紧写呗,又不是要你论文答辩,老博士们才懂得写文章的心酸。
没时间准备啊?从现在到11月底,每天半个小时,就能有16个小时,每天一个小时,就能有30个小时。可以挤出来的,放心。甚至因为事情过多,人反而有了调理。
PART
03
最后,那两个学生,一个过了1500+,一个最后也没有过。其中一个语法还考了400满分。一个去了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个去了UW-Madison(麦迪逊大学)。
他们现在都可开心了,谁还记得那段日子有多痛苦,不过他们都还记得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