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深圳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下称“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对外透露,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为大湾区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创新。
让我们把时间调回到8年前,2011年3月,深圳市政府与香港中文大学签订框架协议,正式筹建港中大(深圳)。短短几年间,这所凝聚了深港两地资源优势建立的国际化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表现抢眼,且发展强劲。
而在深圳市光明区公常路以北,中山大学·深圳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2021年或将全面启用。这所由深圳市政府和中山大学共建的新校,将大力发展新工科与医科,为深圳及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这几天,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筹建办执行主任于洪宇格外开心,他所在的学院刚刚获批教育部“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筹建单位”。这个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共建,并与香港大学、澳门大学深度合作的南科大二级学院,目标推动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为关键领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微电子产业发展作更多贡献。
放眼世界,大湾区的崛起都离不开“最强大脑”——高校群,硅谷崛起的本质就是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加州大学等进行人才聚集、资本汇聚、技术转化不断正反馈和强化的过程。硅谷和斯坦福的 “珠玉在前”,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创新和高校建设提供了“榜样”。
自主办学与合作办学并举,近年来,深圳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东风”,深圳与粤港澳大湾区内高校合作呈现加快以及迈向深入的趋势,专家呼吁应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的“升级版”。
频频“牵手”高校 深圳再掀“创新风暴”
这几年,徐扬生常会被人问起一个问题,“港中大(深圳)的发展,对于深圳、香港有什么好处?”他的回答则是“办学校不能这么看,我们应该为20年后的粤港澳大湾区培养人才,这个湾区不是香港,不是深圳,而是一个整体”。在徐扬生看来,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尤其是新兴湾区,大量的年轻移民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肩负着这一社会责任,应该加强联系、交流与合作,促进湾区人才自由流动。
香港中文大学考虑在内地办校时,曾研究全国高等教育及研究单位的分布,他们发现,以重要大学和国家级研究所数目来看,当时北京各有30多所和200多所,上海则有20多所及60—70所,而深圳当时就只有一所深圳大学,国家级的研究所也不多,即使把整个广东省计算在内,也不过七八所,“珠三角的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未能配合的根本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徐扬生说。
对于深圳来说,随着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期,人们也深刻意识到,发展高等教育,是深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创新优势的动力源泉。“底子薄”的深圳高等教育必须“弯道超车”。“深圳把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完整的政策体系,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并且坚持自办与引进相结合,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深圳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与拥有地缘、办学优势的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合作,成为其中一种选择。港中大(深圳)、中山大学·深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
2010年签订合作备忘录,2011年签订框架协议,2014年教育部同意正式设立,秉承香港中文大学的优良传统,港中大(深圳)将国际化、通识教育、中英双语教学、书院制等特色以及香港严格的学术制度带到深圳,并实现了快速发展:引进包括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一批国际高水平学者加盟;面向国家及珠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建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多个研究院,并不断“增员”,服务人才培养及城市创新发展;成立4个学院,涵盖大数据、新能源、国际金融和经济等多个领域,实现从最初的区域合作转为面向整个大湾区进行科研布局……
港中大(深圳)去年毕业的首届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8.51%,且超七成留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平均年薪达到13.75万元。根据省教育厅发布的《2018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该校也成为全省首个本科生毕业生月薪过万元的学校。
中山大学在2015年与深圳“牵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大校长罗俊接受记者专访时曾表示,中山大学·深圳的定位,就是把医科和新兴工科作为重点发展学科,把医工融合作为核心办学特色。中山大学·深圳的新工科将与深圳未来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战略紧密契合,而借助深圳创新产业发展的优势,则帮助中大快速提升工科发展水平,把中大的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的工科短板补齐补强,也将会对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引领型发展起到更大的支撑服务作用。此外,中大的进入也让深圳市民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2015年,深圳市政府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签订办学协议,建设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重点培养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方面人才,目前该学院正在积极筹建中。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6所在深圳设立产学研基地的香港院校累计在深联合培养各类人才9211名,在深设立科研机构72家,承担国家、省部级及市级科技项目1128个,获得专利110余项,转化成果及技术服务269项;注册企业79家,注册资金约2.9亿港元,成为深港科技联合创新的聚集地。这些都是深圳创新驱动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动力之源。
借力大湾区发展“东风” 三地高校合作迈向深度融合
今年9月到明年6月,南科大深港微电子学院首届深港澳实验班36名本科生将分批前往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三所学校的微电子学院学习,享受对方高校微电子相关优质课程、实验室资源等,学生所修的学分南科大也认可。而这些学生在南科大学习期间,上述三所大学的相关教授也会以兼职教授身份,来校为他们带来芯片类前沿课程。本科生培养只是四所高校开展合作的部分内容。按照计划,他们还将在硕士、博士联合培养以及建设联合实验室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电子芯片产业是一个基础产业,大到国防安全,小到民生,都与它密切相关。”于洪宇介绍,深圳是全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集散中心、设计中心、应用中心和创新中心。近年来,深圳集成电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集成电路设计业规模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约占全国集成电路设计业总产业规模的1/3,但深圳现有院校每年集成电路设计人才供给量只有不到800人,缺口达60%。且此前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深圳无一所高校入选,这与深圳产业地位极不匹配。
鉴于上述情况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大发展背景下,南科大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共建深港微电子学院,并与香港大学、澳门大学深度合作。“香港、澳门的教授对于合作的意愿很强烈。”于洪宇告诉记者,前期调研显示,上述三所合作院校共有30多个微电子相关专业教授有强烈意愿来南科大共建联合实验室。在于洪宇看来,这背后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考虑,也有生源、市场的考虑。“教授们的科研成果要想产业化,相比香港、澳门,深圳有着更大的市场和更好的产业链。而且南科大的生源质量很好,教授可以在这里找到好的学生以及研究助手。”
如今,规划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的南科大微电子学院正在加快建设,根据设想,该学院将打造未来芯片应用等4个研究中心,围绕半导体产业链,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带动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集成电路产业以及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下,更多高校开展合作、谋求共赢。去年7月18日,深圳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签订共建“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的协议,该学院将集合深大和香港理工大学优质资源,在初期开放创新创业课程予两校学生、校友及合作伙伴。未来,还将推出联合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国际湾区合作交流活动,推动大湾区创新群体与全球其他三个湾区的创新社区进行互动。此外,还将设立科研成果产业化平台,为深港两地企业的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在深圳大学倡导并发起成立的“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中,共有31所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参与其中,希望通过网络展示、共享自己的优秀课程,目前已有20所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实现学分互认。
日前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其中就包括推动教育合作发展。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鼓励联合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充分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的作用,鼓励三地高校探索开展相互承认特定课程学分、实施更灵活的交换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转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加码开放办学 实现三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高等教育是重要支撑。放眼世界,大湾区的崛起都离不开“最强大脑”——高校群。2017年的一项数据显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总数分别为95个、80个、100个、160个,其中排名全球50强的高校分别有3个、4个、1个、4个,其中粤港澳大湾区上榜的高校均来自香港。
“粤港澳大湾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的支撑和高等教育有着密切关系。粤港澳大湾区是靠科技和创新来驱动,高等教育和高素质人才是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院长张林认为,更多“聪明脑袋”的聚集,有利于高校发挥“凝结核”作用,带来基础性创新的可能,从而补上源头创新不足的短板,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崛起带来支撑。
南科大党委副书记李凤亮也认为,教育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已成趋势,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高等教育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抓手。“单个学校资源有限,区域内不同学校资源共享、协作发展,才可以做强竞争力、吸引力。”
在李凤亮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等教育合作由来已久,从最初的师生交流、学术沟通,到联合开展研究,再到引进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等粤港澳大湾区内优质高校资源共建大学,在合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上,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如果每个学校都不愿意把自己的优势学科、资源等拿出来开放、共享,那就很难有深度的合作。”李凤亮建议,高校在思想解放的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建立可操作的运行、合作机制,推动湾区内高校的深度合作,“如果大家共享资源后,能够提升各个学校的实力,以及国际知名度,并且获得政府、社会支持,那么很多高校应该都愿意。如果没有这种机制,很可能一些高校干几年会没兴趣,且合作流于表面。”
李凤亮认为,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市以及高校,应该把握机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升级版”,“从过去的小打小闹、单兵合作,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合作等方面全方位、深度合作迈进。”
李清泉则建议,通过中央政府赋予特区一系列高等教育先行先试改革政策,突破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中的体制机制壁垒,实现协同创新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