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罗湖,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诞生地,即将迎来40岁的生日。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说,四十不惑,罗湖应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做到“知者不惑”,同时“笃定务实,勇毅前行”,做到“行者不惑”。
昔日老城区,如今正展现出向前发展的澎湃动力,罗湖不断交出亮眼“成绩单”:每平方公里产出位居全市第二、综合能耗继续保持全市最低、“二线插花地”棚改也全面开工、投入16亿元开展8项水污染防治工程、实施民生项目136个、持续深化旧改、棚改、医改等重点改革……1月11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罗湖区第七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贺海涛作区委工作报告,会议由罗湖区委副书记、区长罗育德主持。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之年,是深圳建市、罗湖建区40周年,也是罗湖全面振兴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完成新使命的提速之年、突破之年。”贺海涛说,今年罗湖区将落实“城市质量提升年”工作,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统筹推进促改革、抓开放、强动力、拓空间、提品质、惠民生、保安定、强党建各项工作,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
440家各类科技企业纷至沓来
“真抓实干”“保增长”“拓空间”“促转型”“城区品质”“治污染”“惠民生”“推改革”“保安全”“强党建”……这些关键词,构筑了去年以来,罗湖所完成各项工作、解决各个难题的缩影。这一年,罗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辖区质量型增长特征明显,每平方公里产出位居全市第二,万元GDP建设用地、水耗、电耗分别下降6.5%、3.9%、2.5%,综合能耗继续保持全市最低。
2018年,罗湖不断交出优秀答卷。“四管齐下”是罗湖攻坚克难拓空间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就是旧改、棚改、查违和整备。去年,罗湖完成招商开元中心、特力-吉盟片区、水贝国际珠宝交易广场等9个项目规划验收,释放产业空间48.4万平方米。城市更新用地出让24.5万平方米,连续3年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二线插花地”棚改也全面开工,省政府更是组织珠三角地区在罗湖召开棚改现场会,罗湖棚改经验在全省推广。
新兴产业不断在罗湖这片土地茁壮成长:大梧桐新兴产业带获市政府授牌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清水河片区更是被列入全市高新区扩区范围。目前,罗湖已建成8个专业园区,引入各类科技企业440家,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此外,罗湖还成立“菁英人才”协会,发放91张“菁英人才”卡。金融业的增加值更突破800亿元,新引进持牌金融机构9家,全区总数达到50家,居深圳第二。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罗湖还全面实施8大类25项城区环境品质提升工程,高标准推进城区品质提升,做到有颜值更有内涵。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也是罗湖去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罗湖投入16亿元开展8项水污染防治工程,完成年度46项重点工作任务,并成功获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年度投入资金72亿元,实施民生项目136个,这是罗湖多措并举惠民生的作为。在教育方面,2018年,罗湖完成7所学校新改扩建工程,新增中小学学位4400个;在医疗方面,罗湖深入推进医改,坚持以保健康为中心,以强基层为重点,新增社康中心6家,家庭医生团队达到316个,签约服务63.7万人,全面建成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备受关注和期盼的罗湖中医院莲塘新院也已开业运营。值得一提的是,罗湖还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十大书香城市(区县级),09剧场《军哥剧说》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在持续深化旧改、棚改、医改等重点改革基础上,罗湖还新推出营商环境改革等15项区级重点改革和一批微改革。罗湖不仅出台营商环境改革“罗湖18条”,修订产业扶持政策,投入6.52亿元,扶持项目1025个,还引导物管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罗湖也圆满完成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全国试点任务,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验收评估,区政府网站连续三年获评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区县级)第一。
“老城区”补齐民生短板
土地、资源、环境、人口……“四个难以为继”的问题,在过去几年一直制约着罗湖的发展。面对问题,罗湖不会回避:2015年市政府授权罗湖开展城市更新区级审批改革试点,2016年启动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以此为契机,罗湖通过加强规划引领、整合审批流程、提升更新效率、促进产城融合等措施,不断扩大更新效益,为老城区拓空间、保发展、惠民生提供了坚实支撑。”贺海涛如是说。
笔者了解到,自城市更新试点以来,罗湖全区登记在册项目102个,列入计划73个,通过市建环委规划审批61个,已完成规划审批的项目建筑面积1341万平方米。近三年,罗湖累计供应土地59.9万平方米,释放产业空间124.22万平方米。对罗湖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湖贝、蔡屋围两大统筹片区,经过五年持续攻坚,取得重大突破,今年有望动工建设。
在保发展方面,近三年罗湖城市更新和棚改投资分别为122亿元、184亿元、213亿元,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6%、82%、76%,带动辖区固定资产投资连续41个月保持20%以上的增长。而在惠民生方面,罗湖通过城市更新同步配套学校、幼儿园、社区用房、市政道路等公共设施,目前可提供公共配套38万平方米,增加141班学位、15个社康中心、34.7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规划市政道路78条,补齐辖区民生短板成效明显。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在推进罗湖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在会上,贺海涛指出,罗湖还面临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够快、城市更新统筹联动有待加强、城市管理缺乏系统思维和长效机制、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短板、基层党组织覆盖仍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用“绣花”功夫抓好城市建设管理
如何才能完成年度目标和任务?罗湖将重点抓好全面深化改革、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多措并举拓空间、抓好城市建设管理、补短板惠民生、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八个方面的工作。
扭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破难题,是罗湖深化改革的“解题”思路。今年,罗湖将高质量如期完成机构改革,落实机构改革部署,优化罗湖区党政机构职能设置;推进非编人力资源统筹配置改革,破解非编人力资源管理交叉、效率低下问题,吸引留住综合素质高、表现优秀的人才;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理顺城管综合执法体制,探索街道“大综合”执法改革。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罗湖的工作重点。辖区将进一步提速大梧桐新兴产业带建设,围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产业,持续“招大引强扶优”,同时聚焦产业需求,优化“菁英人才”认定标准。此外,罗湖还将提升红岭创新金融产业带能级,加快规模100亿元的中电信基金落地,助力辖区人工智能、5G产业茁壮成长。
规划有了,如何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空间支撑,成为需要思量的问题。据悉,罗湖2019年将坚持多措并举拓空间,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辖区全年城市更新完成计划审批5个、区级规划审批6个、新开工项目8个,加快城市更新项目土地供应,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
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抓好城市建设管理,罗湖在2019年将用到“绣花”功夫。今年,罗湖将深入实施河长制,建成32条道路22公里排水管网,综合推进水体整治、暗渠复明、正本清源、海绵城市工程。此外,罗湖还会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建成城区运行与指挥中心、全区统一大数据中心。
如何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罗湖希望从供给侧着力,做到补短板惠民生。2019年,罗湖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集团化办学更加优质均衡,完成一批学校新改扩建,开工建设黄贝中学、银湖二小、星园学校。同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向门诊延伸,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
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则能够为罗湖振兴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2019年,罗湖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还将打造基层党建罗湖品牌,把支部建在小区,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推进机关党建标准化,实现38栋亿元楼全部建立联合党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