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8周年:从试验田到先行区
深圳,福田口岸。视觉中国
8月26日,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成立38周年。
仅用了38年,深圳就从一个小渔村成长到经济总量超过新加坡,与中国香港相当的国际化现代大都市。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世界在注视着深圳如何延续改革开放的奇迹。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深圳,正拿出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新局面。
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东“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以新的更大作为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改革开放“试验田”角色的深圳,如今面对新使命新要求,做出的回答是: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
今年以来,“营商环境20条”、“建设项目审批效率”、“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深化住房制度等一批重大改革在深圳推出。当年“吃螃蟹”的特区精神,如今正在深圳特区经历新生,改革不停顿的信念正激励着新一代“拓荒牛”前行,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着强大的体制机制支撑。
从“吃螃蟹”到“啃硬骨头”:
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8月13日,在经历申请到办理的8个工作日后,一张医院改扩建工程的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在深圳颁发。而去年,深圳办理施工许可还需要费时267天。审批效率大幅提升的背后,是8月1日深圳正式启动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办理完成,总审批时间要控制在90个工作日内。
办理施工许可的时间,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深圳这项改革,将审批时间减至不超90天,这与美国、英国的水平相当。
同样提速的还有大量行政审批事项。8月20日,深圳市政府发布第二批200个“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实现市民办事少跑腿。目前,商事登记、出入境证照办理等300个政府服务事项都可全流程网上办理,高校毕业生入户甚至实现“秒批”。
一项项坚定改革的背后,是深圳不断发力,让政务服务改革为引领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供有力保障。
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表示,深圳要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
历史遗留违建是深圳快速发展留下的“顽疾”之一。7月27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产业类和公共配套类违法建筑的处理办法》开始征求社会意见。这一办法拟对深圳农村城市化历史违建实施安全纳管,并以此为前提,依法拆除一批、没收一批、处理确认一批,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当下,一系列“深水区”改革正在深圳加快推进。从科技管理体制、科研评审制度,到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国资国企等领域改革,目的都是为市场解禁,给企业松绑,让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迸发,进一步释放社会生产力。
“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创新体制机制,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将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表示。
从跟跑到领跑:
建设可持续发展全球创新之都
在南山深圳湾,一家移动互联网企业,仅入驻两年多,就实现了企业研发产品遍布全球130多个国家,2亿人使用。2017年,企业营收5.2亿元。
不仅如此,在这家企业“优克联”的周边,还有1000多家“小体量、大产能、高动能”的高新科技企业。“深圳正在改写世界创新规则、培育一批影响世界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去年4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文章称,深圳已成为“创新温室”。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来一补”加工,到如今的深圳智造,深圳产业发展的结构和内涵发生了质变。在这背后,深圳促进科技创新的一系列制度改革和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金融创新等方面有机结合,深圳一直在积极努力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深圳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改革为深圳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注入澎湃动力。2017年,深圳GDP达2.2万亿元,超过新加坡。其中,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4.13%,接近全球最高水平;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193家,累计达11230家;PCT国际专利2.04万件,占全国43.1%。
深圳加快向全球科技创新高地迈进,正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基础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从跟随模仿式创新向源头创新、引领式创新跃升。
8月初,深圳市委出台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决定》提出,深圳要在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带动作用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争当重要科技领域领跑者、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开拓者,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
在最为核心的源头创新环节,近年来,大学和原始性创新资源较为薄弱的深圳成立了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并相继引入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清华—伯克利等高等院校。
“没有基础研究,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走不远、飞不高。”中科院院士俞大鹏表示,深圳设立高水平、国际化的基础研究机构,对于补上源头创新短板非常及时。
随着深圳“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金融支持”创新生态链不断完善,天赋、想法、资本等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加速重组,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活力之都正在快速崛起。
从引才到留才:
营造国际一流宜业宜居环境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8月4日,深圳市发布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政策,承诺到2035年新增建设筹集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总量不少于100万套。此项新政被外界解读为是深圳继1988年推动“住宅商品化”之后的第二次房改,对于新时期引才留才意义重大。
深圳新一轮人才政策中,“安居”是重要内容之一。去年11月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提出,通过以租赁为主,租赁、出售、补贴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人才安居保障。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表示,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深圳率先准确而坚定地踏上了这一改革新征程。
深圳还设立人才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服务以及支持人才创新创业;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在海外创办或共建研发机构,引进使用海外优秀人才;设立“人才伯乐奖”,对在本市人才培养、引进过程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从1979年仅有一名工程师和300多名技术员,到2018年人才总量超过510万,深圳实现了从“人才荒漠”到“人才高地”的跃变。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坚定不移建设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特区。此刻的深圳正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与流动、人才评价、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与保障等方面,综合构建新的机制,创造新的优势。
与此同时,深圳正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软实力”,打造国际一流宜业宜居环境:努力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我在全国各地考察了20多个创业园,最后选定深圳。”来深创业的创业型高端人才林海晖说。
改革开放再出发。深圳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到本世纪中叶,要建设成为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这座年轻、锐意改革、开放创新的城市正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扬帆起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