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不是一场单一个体的生存之战,而是一场行业性的集体自我救赎——这是当下网络借贷行业的真实写照。网络借贷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争议不断,风险事件也并非仅困积于当前。近两个月以来的网贷平台危机尤其引起广泛而集中的关注。
“我们关注到网贷行业问题平台呈快速增多趋势,如何防范风险传染至那些遵循监管要求、正常经营的机构,已是当务之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
以往的风险,主要源于缺乏监管,一些恶意主体借网贷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而眼下却要复杂得多,有的属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市场自发的调节能力似乎正在失灵。
于是,一场联合了企业、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等各方力量的治理、“拯救”行动,已经开启。
行动内容包括:一些合规经营平台开始通过增资、举行投资人交流会、加强监管沟通等方式来自证安全;一些行业协会、第三方平台组织行业加强自律和自我检查;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有关平台退出、重启现场验收等具体举措。
其中关键的“正能量”来自于监管层。
8月12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互金整治办)、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网贷整治办)下发通知,发布十项举措应对网贷风险,再次重申网贷合规检查、规范退出行为、加大对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打击力度,等等。
“备案制应该立即重启。”唐宁呼吁,至少应以白名单或黑名单等方式快速将风险遏制在违规平台和问题平台,对市场信心进行止损和提振,减弱池鱼效应。
当市场失灵时,要靠监管的“解药”。
切断池鱼效应
十余年来,中国网贷行业经历了初创期、混战期、整治规范期,原本应在一轮优胜劣汰后走向成熟稳定期,却始料未及地进入了一个风险比较集中爆发的特殊阶段。
随着问题平台在今年6、7月份集中暴露,网贷行业投资人信心骤降。6月中下旬起,整个行业资金总体呈现净流出态势,7月中有25天的资金呈现净流出状态。
而即便是2015年“e租宝”出险时,投资者也并未整体选择“用脚投票”。
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认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违法平台导致行业出借人流失,给合法合规平台带来经营风险。而风控能力差的平台出现问题,进一步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有实力的平台经营风险上升。
也就是说,以往的问题只集中于非法违规平台,但眼下已涉及整个行业安危。
记者采访了多家从业机构,大都遭遇到债转增多、投资到期复投率低、新投资用户锐减等问题。
从数据来看,7月份,网贷行业成交额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其中,浙江降幅达18.38%,其他地区降幅多在6%-15%之间。
一方面因为前期野蛮生长,网贷平台良莠不齐,一些偏离信息中介定位的网贷平台大量退出,这其实是市场的正常出清。但公众很容易由此联想到其他网贷平台,使一些尚在正常经营的网贷平台也受到波及。
于是,一些平台不得不勒紧腰带过日子,除了砍掉非必要支出,有的还开始了裁员。
“原本计划的一些创新项目已经搁置,为此招聘的人员不得不辞退。如果熬过寒冬,再想办法把他们招聘回来。”一位平台负责人很惋惜,称这或是中国金融史上最大规模的离职潮。
避免因噎废食
网贷行业当前的波折,也部分波及到了小微企业。
网贷在我国发展壮大的一个特殊背景,即是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小微企业和个人的融资需求,于是这种个人对个人的借款模式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兴起。
早年,唐宁就通过实践验证,互联网金融代表我国先进的金融创新和供给模式,可解决小微需求、个人需求、农户需求等一系列难以被满足的金融需求。
网贷天眼数据显示,7月,网贷行业贷款余额为11047.34亿元,出现较大幅度减少。重点地区贷款余额均有所下降,降幅在3%-15%不等。浙江地区降幅最大,达14.69%。
如此数据,无疑令那些怀揣着普惠金融梦想的人为之忧心。
一个符合商业逻辑和有社会价值的商业模式,在相关监管和鼓励政策之下,可以很好地为社会贡献力量。
并且,小微企业经营数据正在加速数字化,依赖大数据风控手段在网贷平台实现无人工介入的授信、审批、放款过程均日渐成熟。“合法合规的经营网贷,是能够实现对银行体系的补充作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消费者。”李爱君说。
下一个十年,网贷可在灌溉小微上取得根本性突破。例如,几年前,小微贷款主要难在缺乏数字化,但如今无论是金融服务还是居民服务都逐渐数字化,这将为网贷服务小微企业夯实基础设施,触动小微和实体企业健康发展的按钮。
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认为,无论从普惠金融还是支持实体经济的角度,互联网金融都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其发展又会推动行业向技术驱动模式的整体转型。
“中国这方面的先发优势来之不易,不要因噎废食。”他说。
自救重拾信心
关乎生死存亡,不少网贷从业者从隐约嗅到危机的那一刻,便开始行动了。
恒泰金服从资产端入手,严把风控关,精选优质企业供应链,从源头杜绝恶意逾期还款现象;同时加紧合规备案步伐,让投资者安心。
同时,为了帮助投资者辨别平台优劣,恒泰金服积极开展线上投资人教育活动,还邀请投资人到公司实地走访,提高信息透明度。
也有一些平台相继宣布新一轮融资,或通过引入机构投资人购买转让债权,或寻求与银行、险企在资产端的深度合作,提振信心。
一些中小型平台甚至将铺陈市场活动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为投资者提供公司经营监控直播上。
重拾信心,是这些坚持合规经营的平台正在努力的焦点。
与此同时,一些第三方机构也在行动。
网贷天眼联合部分平台推出了“致投资者书”,为行业正能量发声。
网贷天眼副总裁李光耀认为,在互金整治延期、备案细则不明之时,平台只能先自救——通过建立健全基础服务和基础制度,切实提升风险管控水平。他呼吁,投资者要分清优劣平台,并对提升小微金融效率、业务合规、稳健发展的机构有信心。
当然,这场自下而上的救助收效到如今并不明显,眼下的波折已非单一机构能解决的。“
备案制等政策的加速落地,是民心所向。
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已经失灵,关键钥匙握在政策制定者手里。“现在需要一个权威且明确的预期,还市场以信心。第一应为行业正名,不以少数违规平台来重创甚至否定行业的积极性、正面性;第二则是在政策实践中为行业正身,例如尽快重启备案。”
如果备案及时出台,释放市场预期,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减少政策不确定性。但更关键的,还要看实力不济的平台能否无风险退出,实现软着陆。只有投资人的切身权益、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护,行业信心才能逐步恢复。
关键的监管之手
监管的作用在当前非常时期无疑至关重要。
“如何防范风险传染至合规平台,是当务之急。”这是作为中国互金协会会长的李东荣的呼声,也是近期包括各级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等监管层的一致共识。
自 7 月13日起,深圳、广州、江苏、上海、北京等地的互金协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陆续发布自律要求,呼吁各平台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7月底,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地宣布启动新一轮网贷平台现场检查:将按照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各地实际,坚持依法合规、分类处置,坚持问题导向、从严标准,坚持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继续开展现场检查工作,去伪存真,支持依法合规经营的平台规范健康发展。
针对平台主动终止业务、退出市场的现象,北京市互金协会向成员机构下发《北京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退出规程》,旨在指导、规范平台主动退出,保护投资人、借款人、平台及其他网贷业务参与人的合法权益,避免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更提振人心的是,8月4日,互金整治办对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九条措施既贯彻执行了行业检查和自查之举措,又明确了对合规机构的认可,并针对平台退出、打击逃废债和建立监管长效机制作出相关规定。
随后的8月12日,互金整治办和网贷整治办再次发布十项举措应对网贷风险。其中涉及,依法打击转移资金、跑路等恶性退出行为;监测资金流向,管控高管人员,引导问题机构良性退出;依法缉捕外逃人员,全力做好追赃挽损;回应和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等等。
尤其是针对恶意逃废债的企业和个人,互金整治办要求将这部分主体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开展失信联合惩戒。
监管切入点之一便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征信体系。“只要完善央行征信体系和强化百行征信的作用,风险将大幅降低,包括逃废债问题。”
接下来,备案制落地、白名单管理等多项监管措施,应该成熟一项尽快落地一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