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要经历三次环境转换,幼小衔接是其中的第二个转换期。日本就把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置身于终身教育的背景下考虑,日本文部省明确指出幼小衔接不是要幼儿园培养与小学特定学科内容直接连接的东西,而是培养儿童在上小学后能够作为其生活、学习基础的东西。
幼儿园大班(学前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在环境设置、学习安排和生活制度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我国,幼儿园的教育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学校教育则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要形式,并以严格的学习与作息制度来保证,这种差异在客观上形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坡度,而这两者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
那么家长和幼儿园大班的老师要怎么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为孩子的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呢?
一、加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小朋友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课堂要求不同,行为规范也不同……这许许多多的不同,往往会使幼儿难以适应。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大班老师应在教学上做相应的调整。例如:在大班开展主题为"我是小学生"的班会,要求孩子背上书包,书包里放上简单的学习用品,体验小学生的生活方式;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引导和激发幼儿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和兴趣。
二、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进入小学后,孩子的许多事情不能由父母代办,而且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现在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往往不能适应小学的需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责任。因此家长在家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简单的任务。例如:让他们自己叠衣服,自己吃饭、穿衣,帮家长整理生活用品等等。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家长们也不要急着帮孩子解决,先引导他们,然后让他们想办法去解决,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性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他们以后进入小学,甚至是之后的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相对于幼儿园,小学生活更加独立、自主和多变,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性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他顺利、成功地展开新的校园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能力,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多出去走走,多和陌生人见面,消除孩子对陌生人的畏怯心理,多让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
四、鼓励并激发对上小学向往之情。一般来说6岁左右的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他们内心对于小学是非常向往的。家长在这个时候要特别留意孩子的心理状态,积极鼓励孩子上小学,也可以在有空的时候带孩子到小学的校园里面逛一逛,走一走,让孩子提前感受和熟悉小学的校园和氛围,见到校园里的小学生,也可以趁机教育孩子,激励他们:"以后你也会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在小学的校园里面认字,数数,学很多知识,你也会跟他们一样聪明、一样棒!"
做好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互动活动,还有待于幼儿园、小学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阶段,但是它们之间的过渡要建立在整个幼儿教育正确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幼儿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它有自身的意义与价值。
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上海)教育中心开设针对幼师资格证考试的培训,拥有专业的师资团队,聘请复旦、上师大、华师大等高校讲师,其中多位讲师为近几年"幼师"考试命题组成员,对于教学质量和考试重点充分把握,因此高通过率也是必然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