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中提出“七善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也是酒店职业经理人的工作标准和要求。
在讲七善之前,先要明白什么是善。一般人会把善理解为好的意思,但我觉得这远远不够。根据老子对道的解释,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是不能定义的,即名可名,非常名,一定义就会出现偏差。结合阴阳的观点,我觉得善的意思是看情况,可以是好,也可以是不好。
居善地
我们有句俗话,叫做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它体现了占据良好位置的重要,《易经》中管它叫位。居善地的意思是说,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或者说是地盘,而不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比如说,西方管理有个理论叫做彼得原理,它的大意是: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员工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说的简单点就是,一个员工做主管时非常优秀,我们会认为他应该得到晋升,但是被提拔到经理后,绩效反而下降,这就是彼得原理。
作为职业经理人,我们要有这种觉悟,什么位置是属于自己的。我非常不赞同大家去学什么成功学,去学怎么样成为老板。大家都成为老板了,谁来做干部?谁来做员工?有的人不适合做管理,你就老老实实做你的员工,有的人不适合做领导,你就好好的做你的干部,这叫做本分。
《易经》里说人要往上走有两条途径,一是德要配位,二是利见大人,两者缺一不可。我们先说德要配位。什么是德?它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所说的道德,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好就能做领导了?哪有这么简单的事?这里的德是说你在什么位置上,就要有符合这个位置要求的能力,而这个能力要发挥得恰到好处,让大家都认同和支持你,这就叫德。再说利见大人。我们说的朝中有人好办事,这个人就是大人,但前提是工作要做好。好好做工作,而上面又有人为你说话,你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明白了这几个道理,遇到晋升这样的事情,估计你的心里就会有数,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工作方向,就不会飘飘然了。
心善渊
这里的心是什么意思?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心脏,这里的心指的是眼界。渊,深渊,深度。心善渊指的就是职业经理人要有宽阔的眼界。
眼界来源于哪里?一是亲身经历,二是学习,三是亲身经历+学习后的延伸。第一点是自己,第二点是从别人那学来,这应该都好理解,第三点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举一反三。第一点和第二点都是已经有过的东西,是既定的,而第三点确是一种融合提升的思维过程。
有的职业经理人来到一家新的酒店任职,却总是说我以前的酒店是如何如何的,这或许就是一种管理思维上的狭隘使他不愿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和接受现酒店运作模式,结果处处显得与现酒店格格不入。因为他的眼界窄,使得他已经形成了一种潜意识,认为管理只能是某一种他认为的熟悉的方式,而其他的方式都是不对的。这样的方式对于职业经理人自身的发展来说恐怕也不会有好处。
与善仁
仁是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如果说这是儒家独有恐怕不是事实。老子更早提出仁,但是老子不会去定义它,因此孔子在某些方面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什么是仁呢?当今的解释有很多,我觉得仁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凭良心。与善仁就是说在与人相处的时候,问问自己是不是该凭良心。中国的管理思维之所以没有发展出像西方一样的所谓契约精神,就是因为我们知道,白纸黑字的东西也有可能是违背天理的,所以我们先问问自己,自己接受的了吗?自己接受不了,又如何让员工接受?
记得很久前有一次开会讨论节省人力成本的事情,某高管提案取消员工免费用餐,改发补贴,后来几经沟通几乎无法逆转,我放下狠话,这个提案谁提的就谁去跟员工解释。后来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所以管理人员的提案前还是应该做好调研,不凭良心最后害的还是自己。
言善信
这里的信也不是现在所说的诚信,言善信是:说该说的时候就说,不该说的时候就不说;跟这个人要这样说,跟那个人要那样说;在这种场合可以说,在那种场合就不能说。
我们常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是我们又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不是矛盾吗?其实一点都不矛盾,因为情况不同。酒店的管理和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也需要察言观色,也需要沟通的技巧和艺术。如果没有这种觉悟,口无遮拦,什么话都说,这样的人恐怕谁也不敢用。
正善治
正者,政也。古代为官者讲治理国家,职业经理人说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酒店职业经理人从事的是管理工作,那么什么是管理呢?翻找资料,概念有很多,我的定义是:以人作为实施主体,利用财、物等一切资源和已知的管理手段,完成某个既定目标或任务,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管理。
这个解释与专业上的解释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出现了动态平衡四个字。这就是对善的延伸。这部分不太好讲,简单的说,有的事情需要彻底解决;有的事情则需要控制住即可,无需彻底解决;有的事情确实是问题,但是在条件不允许的前提下,则不能乱动。这种平衡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定的。
这与我们一般人认知的,认为工作要有始有终并不矛盾,只是层次不同而已。
事善能
老子虽然说无为,但是他又不反对我们有能力,只是我们的能力该怎么表现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事善能是说我们有能力,该表现的时候要表现,不该表现的时候就不要表现。
比如,有的管理人员在部门活动时,一直霸着个麦克风自己在场。或许他真的很能唱,也唱得很好听,可是部门活动的主角是谁?是员工,而不是管理人员自己。管理人员这时最该做的就是点歌、点酒水小吃、张罗前后,而不是把本属于员工娱乐放松的地方变成自己表演的舞台。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人如果要出头、要表现都是不得已的,并且都是为了集体才去表现,如果只是为了自己出风头,最后一定不会得到别人的喜欢。或许有的部门管理人员的员工关系很紧张,都不知道是因为这个原因。
动善时
动善时的意思就是说该动的时候才动,不该动的时候就需要等待。但遗憾的是现在的很多人能动,却静不下来,所以非常的燥。
举个例子,到底是机会撞上了你,还是你去抓住机会?我们不妨推理一下:
机会是不会认人的,否则机会不就成了极个别人独有的吗?然后我们把机会设想为是移动的,它在很多人之间漂浮移动着。当机会就在你面前,你甚至可以拿得到它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在你认为值得的情况下,你肯定是会伸手抓它。可是机会如果一直没有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怎么办?有的人就会说,那我就主动去找机会,追上它,抓住它,可是机会在哪?长什么样?不知道。这或许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态。
另外一种情况是:你发现你所在的这个地方没见到机会,但是听说另外一个地方能见到机会,所以你就换了一个地方寻找机会。又或者,你听说机会马上会回到你所在的这个地方,所以你决定留在原地等待机会的到来。这跟上一种人相比,至少知道机会有可能在哪,不至于没有目标的乱跑。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不管机会去哪,我就在原地等着,因为我相信机会总有一天会回到我在的这个地方。
看完这三种情况,你说是机会撞上了你?还是你抓住了机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