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为”这种思想实际上适合于领导,而不适合干部,更不适合员工。所以,“无为”的观点没有错,但有些人对象弄混了。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我们都知道他的根本主张是无为。那么什么是无为呢?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先要说明几点。读先秦的经典,最忌讳两件事,一是逐字逐句解释,另一个就是按照字面的意思去解释。很多人见到无为就认为是什么都不做,要是那样的话,管理倒简单了,大家什么都不干,都躺在那等客人自己上门来,这可能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请大家打开思路前后联系,可能这样才能更加接近经典的本意。
要解释无为,先要看《老子》所著的时代背景。任何一个观点的产生一定有它的时代背景。老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的时期,整个社会几乎没有什么道德准则,许多诸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从这点来看,老子提出无为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说的直白一点,就如同我们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告诉我们别乱动、要听话,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小的时候总是乱动,总是不太听话。由此可见,无为的思想适用于一个躁动的社会或者是团队,如果一个团队死气沉沉,个个都等着退休,毫无生气活力,就没有必要提什么无为了。这就是为什么一帮年轻人一定要有个中年人带的原因。
说完了无为的使用背景,再来说说无为的目的。无为显然不是什么都不做,《老子》里多次表明无为而无不为,即通过无为的方式把事情都做了。举个例子,当一个中国人送你东西,你很喜欢很想要,你会怎么办?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说太客气了,太破费了,这样怎么好意思,你这样我很为难,然后一转眼还是收了。我以前也是非常讨厌这种行为,嘴巴说不要实际又要,简直心口不一。直到有一天,我才明白这跟心口不一一点关系都没有。一位朋友说要送我一件东西,我也是推托客气了一下,谁知我越推,东西离我越远,我这时才明白,原来我们说不要是有道理的,因为你不推一下怎么知道别人是真的要送你东西,还是只是客气一下?我这么一推,他就把东西收回去了,可见他只是客气一下,根本就没有想送我东西。
再举个例子,我曾经批评过一位下属,因为本该他完成的工作他推给了助理去做,然后他解释道:有些事情虽然他不十分懂,但是找到会做的人,这件事照样可以完成。这种想法颇具大将风范,但是当时身处基层干部的他显然不适合这么做。我跟他点明道:你交给助理去做,她做得好不好你怎么去评判和指导?你都没做过你怎么指导她?只有会做你才有资格不做,你都不会做,还有什么做与不做呢?那根本就是不会嘛。
可见,无为这种思想实际上适合于领导,而不适合干部,更不适合员工。所以不是无为的观点错,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或者是对象弄混了。那么,什么是领导,什么是干部,什么又是员工呢?当你上有领导,下有员工,这时你就是干部,可见干部的数量在组织中占据绝大多数。当你此时此刻是团队或群体中职位最大的那位,你就是领导,相反就是员工。所以你说部门经理到底是属于领导,还是干部,还是员工?答案是很难讲,要看情况,但通常情况下还是把他们当做干部。可见这种身份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一个领班在特定的环境下也有可能扮演领导的角色,其实每个层级都应当接触或了解无为,只不过不太好懂,需要点时间罢了。
比如说,许多管理人员受到某些思想的影响,总是喜欢当众表扬某位员工,认为这可以激励其他员工,这其实是非常危险,要慎重。这样做会把这名受表扬的员工赤裸裸地放在其他员工的眼光下,然后大家都来证明一件事,就是原来领导表扬的这个人其实也不怎么样。谁的错?管理人员的错。我也曾经批评过一位下属,后来她有点不服气找我聊天,她问我:为什么总要在大家面前这么批评她?是不是她真的不行?我跟她说:你要真的不行,还会坐在这跟我说话吗?她顿时困惑不解,我继续说道:现在给你两个选择,一是我从现在开始在大家面前夸你,说你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另一个是我可能会在大家面前说多你几句,但是有好的机会我还是会第一个想到你,你选哪个?她想了想,最后还是选择了第二个。作为领导,你要是真爱护一个员工想提拔他,而他的修为还不够的时候,就不应该总是让他在其他同事面前难过,这才叫无为。
再比如,你想提拔一个员工做主管,你怎么提拔?很多人一下就把领班A提了上来,这分分钟会害死领班A。因为其余的领班和其他员工会非常的不服气,凭什么是他而不是我?论资历,能力,人际关系,客源我哪里比不过他?员工也会认为领导真偏心,认真做事的人得不到提拔,溜须拍马的人倒是提的挺快。很显然大家的意见不统一造成了团队的分裂。谁的错?领导的错,谁要你这样提拔他的?
怎么办?很简单。作为领导,你想提拔谁千万不能说,一说就没有效果,但是你可以给他机会表现,这就叫无为。你想提拔领班A,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哪里就把领班A带在身边,吩咐些事情给他做,看他和周围的同事有什么反应,这就够了。如果领班A觉得领导到哪都带着他,从此开始就目中无人,口无遮拦,到处得罪人,这样的人很明显就不值得提拔。如果领班A不仅依然任劳任怨做好本职工作,还非常低调,并且也能分担一些主管的工作,大家对他的评价也不错,这时再提拔他就理所应当,顺理成章了,相信大家都不会有意见。
无为之所以无不为,是因为无为顺应了自然的规律,管理上叫做人性,老子称之为道。《老子》在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他先说不能说,然后再说,这才是他最厉害的地方。如果道真的不可道,那就干脆不要说好了,何必还写那么多呢?所以无为其实就是有为,不做其实就是要做,不要其实就是要,这就是《易经》中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只是有的人绕不过这个弯而已。无为是一种极为高深的智慧,需要各级的管理人员慢慢地,细细地去品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