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A股市场的连续调整让IPO的加速承受不小的压力,然而,从资本市场的抽血角度讲,IPO已经远远不敌再融资。Wind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新股发行共303家,总计募资金额为1845亿元,只占2万亿再融资规模的不到10%。而同时,再融资市场的种种灰色地带的滋生也远离了其推动上市公司向好向上发展的初衷,成为少数捞金者的套利游戏。目前监管的重点是一增一减,即增加IPO供给,严管再融资。在1月19日,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将从严监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投资和融资功能。 人们在进行投资理财之前都会询问一下有什么好的配资平台推荐,因为在进行配资的时候,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好的配资平台为自己提供相应的投资理财服务的话,那么自己的资金不仅能够变得更多,也能够让自己在配资服务投资理财的过程中,收获到更多的回报。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配资也会有更多的人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
万亿再融资市场近日成为市场一大焦点。新华社为此三度发文,指出天量再融资叠加野蛮减持是A股两大出血点,并指出监管层正在研究再融资相关政策。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2016年至今,上市公司通过定增、优先股、配股、可转债等再融资方式合计融资规模接近2万亿元,是同期IPO融资规模的超10倍。
而在2万亿的超大型蛋糕中,或明或暗的资金蜂拥而入,希望捞到躺着赚钱的定增份额,然后高价减持获取巨额回报。在业内人士看来,因为利益太大,再融资市场尤其定增滋生了不少灰色地带,甚至成为一些股东的减持利器。
2万亿再融资偏袒定增
再融资是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优先股、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但是目前市场存在一种普遍的偏袒:只认定增,不识其它。
Wind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上市公司实施定增的家数达到781家,总计募资总额超过1.73万亿元;而同期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仅有8家,合计募资1623亿元;同期配股家数仅有10家,合计募资176亿元;同期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家数为90家,合计募资规模876亿元。
上述几项再融资方式合计募资规模接近2万亿元,而其中定增在所有的再融资手段中占比为86.5%,其他几种方式被明显边缘化。
从募集资金用途看,资产注入、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壳资源重组、融资收购其他资产、项目融资等成为普遍的定增目的,而将融来的钱投向银行理财、偿还银行贷款等行为更是备受市场诟病。
部分上市公司再融资确实有点贪得无厌,监管层估计是担心股市失血过多。在市场约束机制短期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加强管制无可厚非,但是长期的自我约束机制能否建立最重要,而消灭壳价值是恢复市场自我约束机制的前提条件。1月19日,上海某中型券商并购部负责人指出。
去年以来,监管层不断对再融资收紧,对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融来的钱补充流动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等行为进行了限制,同时也对跨界定增、虚拟产业定增严格把关,试图把资金引导进实体经济。
以前制度不合理,上市之后融资那么便利,不上市融资那么困难,这是人为造成的鸿沟。未来这个鸿沟将越来越窄,IPO则是重点支持的,而上市公司再融资就要打压。1月19日,北京某大型私募投资总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捞金者的套利游戏
在2万亿再融资的大潮中,捞金者不计其数,银行、公募、私募、保险、券商、个人甚至白手套公司都介入很深。
前几年用杠杆进行再融资的太多了,挣了大钱。1月19日,深圳某券商并购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比如如果跟上市公司关系好,能拿到定增份额,就可以自己募笔钱做劣后,去银行拿更多的钱做优先,杀进去等解禁后就能高价减持获利。
这样操作的普遍逻辑是上市公司定增存在明显折价空间,以往发行价普遍有10%-30%的折扣。这在市场人士看来,定增是躺着就能挣钱的生意,因此吸引了大量明路资金和不明资金涌入。
一般定增的认购者在10个以内,而竞争者会很多,大家挤破头皮去拿份额,拼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更多其他资源。北京某经常参与定增的私募负责人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跟银行资金、公私募产品、券商资管比起来,一些空手套公司的资金又大又隐秘。其实市场上看到的一些产品资金量普遍不大,大额的反而是一些不知名的空手套公司,这也是监管层对定增屡次施以监管的原因之一,担心定增成为洗钱的工具。1月19日,深圳某中型券商投行部负责人指出。
不过,随着监管层鼓励定增市价发行,折价空间不断收窄,溢价发行不断涌现,躺着赚钱的时代将一去不返,这也有利于给火热的定增市场降温。
另一方面,监管层也对定增认购者的资金来源重点关注,严格穿透制度。不过在上述并购人士看来,一些认购资金很难穿透,可以说穿不透。
被玩坏的再融资
因为涉及利益太大、套利空间太大,再融资市场也陆续滋生了不少灰色地带。
1月19日,天信投资首席分析师孙立鹏指出,从政策的角度讲,再融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企业拿这笔钱做新项目、扩大企业规模、并购等事项,确实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也存在很多诟病,比如把再融资作为套利的工具、把股市当成自家的提款机、不规范运作、利益输送等等一系列的行为。
孙立鹏认为再融资存在最典型的两种利益输送形式:一是定增+高送转+利好消息+大股东减持套现。定增捆绑高送转,然后发布一些利好消息配合,本质的意愿是炒高股价,实际上是达到大股东的减持目的,这是比较典型的把上市公司当成自家提款机的行为;第二是超高溢价并购标的,有些还是关联交易。
通过定增把阴谋变阳谋,把不合规的市场化行为转化成合规的市场化行为,实际上存在利益输送。
为了保证定增顺利进行,操纵股价也屡见不鲜。业内市场人士指出,在定价阶段相关方也有操纵股价的动机,等增发价确定后,市价低于发行价时,上市公司也有动机操纵股价以保证发行成功。比如2014年证监会处罚恒逸集团操纵恒逸石化(000703.SZ)股票案,即是上市公司保增发的典型案例,也是证监会首次处罚上市公司增发股票中的股价操纵案例。
过去两年间另外一个由此滋生的热火景象是:不少机构通过定增大玩一二级联动的游戏,后被监管层接连否决,比如金刚玻璃(300093.SZ)重组被否等。
值得注意的是,三年间疯狂的再融资也不得不面对持续的减持压力,这无疑对市场也造成很大压力。1月19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A股任性增发、大股东后续减持成为A股两大主要问题,投资者需要警惕。
增发既可拿来并购、买壳,也可用来偿还银行贷款,关键是增发不用还本,也不用付息,最终则由股民买单。因此A股增发乱象丛生,失去了道德底线。董登新说。
孙立鹏另外指出,还有部分上市公司虽然没有大股东减持的需求,但是平时不善于经营,存在大量的经营坏账,再通过再融资补充流动资金,同时做一些坏账的计提,摇身一变,公司的财务数据又变得健康起来。另外,部分再融资的规模明显超出了企业自身的资金规模和需求,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显然也与监管层提倡的资金要到合适的地方去的要求相背离。
【相关阅读】定增市场遭遇多空分歧 机构操作难度加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