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道至拙》宫玉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牧神记 http://www.73zw.com/4_4445/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集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文学家于一身。在他的提议下,清王朝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办了第一所兵工学 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北大国际MBA(BiMBA)教授宫玉振的新书《大道至拙》将曾国藩的处事为人之道,归纳为" 重、耐、浑、明、辣、慎、暇、裕、强、恕、勤、实"12个字,并围绕着这12个字展开论述,从领导力的角度深入剖析曾国藩的从政为官方略,总结中国传统政 治文化的有益养分,以使今天的领导者能够"可戒可法"。
曾国藩的拙诚之道
新金融:关于曾国藩的领导艺术,国内已有不少著作,你认为《大道至拙》的独特之处在于什么?
宫玉振:曾国藩这个人大家都非常关注,所以关于曾国藩的著作也非常多。不过很多人把曾国藩看成是官场权谋的代名词。这应该是对曾国藩最大的误解。没有一 个领导者可以单纯靠权谋就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伟大的领导力,一定是以清晰的理念为核心、以坚定的践行为关键的,一定是大中至正、可昭日月的。曾国藩就是 如此。曾国藩的领导力中并非完全没有权谋的因素,但其核心,不是权谋,而是理念。
曾国藩是一名理学家。理学的理念,其实就是为天地立 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理念早就存在,一般的儒生却只是想,只是说,而不敢做,不去做。曾国藩与一般儒生不一样的是,他坚信 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言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因而在以忠诚为天下倡的同时,以知一句便行一句的精神,把儒家的 理念转化成了强有力的行动。他的信念、他的抱负、他的道德、他的品格、他的毅力、他的胸怀和他强烈的救世意识,以及他执著地将自己的理念付诸行动所形成的 强大感召力,正是他领导力的核心。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句话是他一生得力之处,这就是 他的拙诚之道。我的这本书之所以取名《大道至拙》,就是希望以此入手,正本清源,揭示出曾国藩真正的领导特质与成功的要素,并以此揭示曾国藩所代表的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帮助今天的领导者体悟本土领导力的深沉厚重。
新金融: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曾国藩的?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对他进行研究的?
宫玉振:我对曾国藩的关注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学历史的,尤其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是晚清史,那时重点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曾国 藩。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重点是从军事的角度解剖湘军和曾国藩。2004年我加入北大国际(BiMBA),承担商学院的EMBA和MBA的教学工作,以及一些大型跨国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内训工作,便开始着眼于从管理的角度来研究曾国藩。
以上的背景使我研究曾国藩的领导力采取的是复合方式:一是史学的功力,即从曾国藩的文献著述以及他的时代背景与生平事业入手来研究,这是最基本的功夫, 离开了这一条,所有的结论就只能是肤浅的,缺乏厚重感的,没有底蕴的;二是管理的视角,也就是从管理学尤其是从当代领导力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曾国藩的领导 行为与管理理念,揭示其背后的文化精神;三是现实的取向,不是为历史而研究历史,为人物而研究人物,而是从今天现实的管理实践中管理者所遇到的问题与困境 出发,来研究曾国藩的领导力,希望能为今天的管理者提供具有启发性的思路。
新金融:你将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提炼为重、耐、浑、明、辣、慎、暇、裕、强、恕、勤、实12个字。历史上评价曾国藩是千古完人。在你看来,今人在学习曾国藩中国式领导力时,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或者说在哪几个方面是差距较大的?
宫玉振:曾国藩总结出来的为人处世要诀不下百余字,我选取这12个字,是因为在我看来,这12个字跟我们今天的领导者关系更为密切,今天的领导者读起来更为亲切有味,具有现实意义。
这12个字,每个人的体会肯定是不同的,有人可能对重感受会更深一些,有人可能对耐字更有共鸣,有人在辣上存在不足,有人在实上还待改 进,凡此等等,原因就在于领导者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永远不会千人一面。因此不同的人学习的重点一定是不同的,如才思敏捷之人可以多体会一下浑,作 风强势之人可以多体会一下恕。
在我看来,时代毕竟不同了,人也都是有缺陷的,我们很不可能、也不需做到曾国藩那样(其实曾国藩本人也不完美,他一生也以自己达不到圣贤的境界而自责),但我们可以通过这12个字,来更好地理解别人、更好地看清自己,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修养与领导境界。
领导力的成长重在践行
新金融:如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古典里有智慧。很多企业家都对历史和历史传记很感兴趣,想从历史中获取领导力。但是真正付诸实践的人恐怕不多吧?要想真正获取历史中的领导力,关键在于什么?
宫玉振:首先是力行。曾国藩特别强调力行的功夫,就是实力的践行。他说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领 导力的成长本身就是一种践行的功夫,光读书、光思考,而不践行,只能是眼高手低,空长一身指手画脚的本事而已。曾国藩说: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 病。所以获取历史中的领导力,关键还在于实力的践行。领导力不是学出来的,是行出来的,是在实践中历练出来的,这也就是陆游诗中所说的纸上得来总觉 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其次是有恒。领导力不像普通的技能一样,学习以后马上就能见效,它是一个修为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成长过程,需要的是十几年乃至于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稻盛和夫曾说:把平凡化为非凡是"持续"。领导力的成长需要一个磨炼心智、提升心性的过程,曾国藩特别强调有恒,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新金融:领导力培训,存在于各个大学的商学院里,而且又包括众多的课程,学员在选择的过程中该注意些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