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部分作者与书评编辑座谈书评小时代 牧神记 http://www.73zw.com/4_4445/
由《东方早报上海书评》主办的一系列与读书和书评有关的讲座在今年书展上备受好评,书评一词也成为书展的关键词之一。今年正值《上海书评》创刊五周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全套8本《上海书评》选萃丛书也于前日亮相书展。借新书出版之机,《上海书评》的作者傅月庵、李长声、恺蒂、姚大力、江晓原、陈麦青、毛尖、黄昱宁等学者,与《上海书评》创办者陆灏、执行主编张明扬等人齐聚文新报业集团,探讨《上海书评》的本土特色和文化影响力。作为对上海国际文学周主题论坛书评时代的回应,张明扬将这次讨论命名为书评小时代。
精选集可轻读可重读
上海书评选萃系列是《上海书评》五周年精选集,共有八本,分别为《似是故书来》、《都是爱书的人》、《谁来决定我们是谁》、《流言时代的赛先生》、《兴衰之叹》、《国家与市场》、《穿透历史》和《画可以怨》。八本书均按书评主题来编选,尽力顾及了话题的多元性,藏书、出版、历史、科学、思想、经济、艺术均有涉及。张明扬介绍说,这些书既可以看作是一般意义上的合集选自两百多期的上百位作者,但也不妨视为覆盖多个领域的专著背后有着相似的趣味和共通的价值观。既可以在茶余饭后当专栏集来消遣,也可以正儿八经地当作挺沉重的书来读。
作为《流言时代的赛先生》一书的作者之一,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评价这本科学主题的书说,书中选了很多有争议的话题,有些是一正一反两篇文章,比如里面选了葛剑雄质疑全球变暖的文章,也有持肯定态度的文章。转基因话题也有薛人望和方益昉两篇,可以参照着读。
《上海书评》更接近英国书评
2008年7月6日,《东方早报》的周日副刊《上海书评》正式发行。封面人物梁文道在水彩画笔下露出一丝忧郁,他谈论的话题是《沉思录》。当天的报纸上还有林行止撰写的《李约瑟的中国情缘》,叶扬写的《陈三立父子诗集》,北岛和张大春的随笔等多篇重磅文章,令《上海书评》甫一登场便群星闪耀。
纽约有《纽约书评》,伦敦有《伦敦书评》,上海怎能没有《上海书评》?在创刊伊始,《上海书评》就抱着在文化批评上赶英超美的目标。在旅日作家李长声看来,《上海书评》在气质上更接近英国书评,这次书展邀请了很多英国书评家,英国书评的特点是篇幅比较长,而《上海书评》也经常有好几个版的文章发表,这样就能做得比较专业和深入。相比之下,日本和中国台湾的书评都比较短,一般是800-1200字。台湾撰稿人傅月庵说,我在台湾也每周看《上海书评》,因为台湾看不到这样的书评。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姚大力认为,《上海书评》将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结合,为学者和读者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江晓原说:本来一些学术批评文章应该出现在大学学报上,现在却更多发表在《上海书评》,大众媒体承担了文化建设的重任。而更年轻的作者黄昱宁和毛尖则说,《上海书评》如同一所学校,反过来督促了作者写作。
上海书评有当代意识
《上海书评》的创办者是陆灏,这个在客厅里接待过大半个上海文化圈的圈中人曾经也是文人杂志《万象》的主编,林行止、陆谷孙、董桥、刘绍铭、沈宏非、林达、刘铮等一大批作者都是从《万象》成为《上海书评》的撰稿人。恺蒂认为,尽管作者有雷同,但是比起《万象》的遗老做派,《上海书评》的口味更加海纳百川。如果说《万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主要以遗老和西洋文章为主,《上海书评》则有非常当代的意识在里面,关于经济的、科学的、出版的、艺术的,各种内容都涉及了。
复旦大学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总监陈麦青透露,许多作者之所以愿意为《上海书评》写稿,是因为《上海书评》对作者充分信任,限制比较少,也不会随意删改文章。但是,如果有什么建议,书评编辑也会直接提出来,很审慎。陈麦青将《上海书评》比作一个饭馆,而陆灏和他的编辑团队则是嘴巴很刁的吃客,你不敢给他们不好的文章,好的饭馆都是吃客逼出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