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传世的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不但是最著名的反极权小说的作者,还是著名的英语文体家、散文家以及头脑清醒、目光犀利的文学评论家。日前,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奥威尔《我为什么要写作》与《英国式谋杀的衰落》两本随笔。《我为什么要写作》选入作者《如此欢乐童年》等著名忆旧、纪实作品以及《我为什么要写作》、《政治与英语》等著名论文,《英国式谋杀的衰落》以谈文论艺为主,收入《狄更斯》、《托尔斯泰与莎士比亚》等名文,这些随笔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身为文学评论家的奥威尔的丰采。 关注诺基亚小说网,有帮助!
乔治•奥威尔,本名埃里克•布莱尔,是英国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
1903年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与绝大多数英国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倾向悲惨的印度人民一边。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中学。后来被派到缅甸任警察,他却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20世纪30年代,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因属托派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他在英国广播公司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死于缠绵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
奥威尔短暂的一生,颠沛流离,疾病缠身,郁郁不得志,一直被视为危险的异端。在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动物庄园》与《一九八四》影响巨大,他以先知般冷峻的笔调勾画出人类阴暗的未来,令读者心惊肉跳。他将悲喜剧融为一体,使作品具有极大的张力。奥威尔的卓异之处就在于,并非仅仅用小说来影射个别的人与事,而是直接揭露语言的堕落。在奥威尔眼里,语言是掩盖真实的幕布,粉饰现实的工具,蛊惑民心的艺术。他坚信在一个语言堕落的时代,作家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反抗暴力和承担苦难的意义上做一个永远的抗议者。(编辑: 徐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