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disease,NAFLD)是遗传易感个体由于营养过剩和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引起的慢性进展性肝病,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fatty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纤维化和肝硬化。随着肥胖和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的流行,全球NAFLD患病率和发病率不断增高,尤以我国较为严重。并且,NAFLD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syndrome,MetS)和T2DM互为因果,共同促进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肝脏失代偿,以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等恶性肿瘤的发病。为此,NAFLD已成为我国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1]。
肝脏是机体调节能量和糖脂代谢的中枢器官,能量密集型饮食和久坐少动生活方式及其催生的肥胖、MetS、T2DM是M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脂肪组织和肝脏对营养素过剩的抵抗能力决定了MAFLD的发生和进展。脂肪组织功能障碍及其相关IR和低度炎症反应引起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合成增多及其氧化利用和转运减少,导致肝脏脂肪沉积;肠道菌群紊乱、糖脂毒性等附加打击通过诱发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脂质过氧化损伤等机制导致肝脏炎症损伤和肝星状细胞活化,从而引起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MASH)以及肝纤维化和HCC的发病。
二、在中国成人中,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44.4%
一个由美国肝病研究协会、欧洲肝脏研究协会和拉丁美洲肝脏研究协会牵头的联合工作小组就脂肪性肝病的命名和工作定义的共识声明在2023年6月24日正式在线发布。在这种背景下,Gastroenterology杂志就此问题发表的临床流行病研究尤其值得关注[2]。
这项研究包括了来自中国大陆31个省和直辖市5757335人的健康数据。除了常规的人体学测量和实验室评估外,参与健康体检的成人还接受FibroTouch的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结果显示,成人中脂肪肝、重度脂肪肝、进展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患病率分别为44.39%、10.57%、2.85%和0.87%。该项研究的发现非常有意义。尽管脂肪肝在全中国都很常见,但脂肪肝的患病率在地域上仍有差异,中国北部人群脂肪肝患病率超过50%,但南部和西南部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也接近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