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深圳市疾病风险综合预报项目正式上线,未来市民可查询掌握流感等7类疾病的风险等级。
7类疾病看“色”辨风险
据悉,疾病风险综合预报涵盖深圳7类疾病,包括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细菌性感染性腹泻、人感染禽流感、毒蘑菇中毒,每周预报下一周的疾病风险。疾病风险等级按“高”“中”“低”,分别对应“红”“黄”“绿”三种不同的颜色。
以流感为例,当“亮红灯”时,建议市民不要前往人群密集等场所。而当手足口病“亮黄灯”时,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就要严格落实晨检、日常消毒和疫情报告、病例隔离等防控措施,此外,适龄儿童接种EV71疫苗。
机场也将纳入监测
一方面是对疾病风险“亮灯”,另一方面,在疾病监测上,深圳也将哨点网络织得更大。10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将正式实施,根据《应急条例》规定,在国家现行规定基础上,深圳将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监测网络,医疗卫生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单位和口岸、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港口、零售药店、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等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将作为监测哨点单位,发生相关情况时,要2小时内上报,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此外,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急条例》也明确要“全面、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信息”,需要通报相关病例、病情、人员活动轨迹等信息的,应当对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不得泄露能够识别、推断个人身份的信息,不得将相关人员的个人信息用于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无关的用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