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7日,新成立的深圳市医疗保障局(以下简称“市医保局”)首次举行媒体座谈会,通报了该局挂牌80天来的工作进展和今年的工作计划。笔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18年底,深圳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达到146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员有1203万人,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参保有705万人。从5月1日起,市医保局将正式承接社保局全部窗口业务,并且医保窗口服务将首批进驻20个街道的政务服务大厅。
深圳医保参保人数已逾1467万人
市医保局副局长林汉城介绍,目前深圳医保体系解决了待遇公平性和基金可持续性问题,比如实现了职工、居民的医保一体化,医保基金收支状况良好,参保人待遇水平高。但是,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多,服务量大。
截至2018年底,深圳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467万人,同比2017年增长5.1%。生育保险参保1203万人,同比2017年增长3.6%。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参保705万人,同比2017年增长13.0%。2018年医疗保险服务参保人8875万人次,日均服务量24.3万人次。
市医保局挂牌以来,正全力做好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做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助力深圳营商环境改善,落实降费措施。
作为国家“4+7”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城市之一,上月底,深圳已经启动了试点工作。“深圳通过跨区域联盟集中采购,实现带量采购,量价挂钩、招采合一,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明显降低药价,减轻患者药费负担。”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红艳说。同时,通过制定医疗保险相应配套措施,落实资金保障,实现医疗、医保、医药联动,促进药价回归合理水平。
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方面,截至2018年底,深圳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为省内参保人提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71520人次,涉及费用13.25亿元。98家医院接入国家平台,为省外参保人提供直接结算服务41343人次,涉及费用8.41亿元,切实让参保人少“跑腿”、少“垫资”。
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与此同时,市医保局也在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助力深圳营商环境的优化。
经过前期的流程优化和业务培训,5月1日开始,市医保局将正式承办医疗保障各项经办业务。为进一步方便广大办事群众,市医保业务将分批次、按步骤,进驻全市区、街道行政服务大厅。
医保窗口业务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将分为三个批次。市医保局副局长沈华亮介绍,5月1日起,医疗保险现金报销、异地就医备案、生育医疗保险和职工生育保险现金报销三大块业务将首批进驻原20个街道行政服务大厅。第二批次将进驻余下54个街道行政服务大厅,街道办事点也从原特区外延伸至全市,实现街道全覆盖。最后一批次将全线进驻各区行政服务大厅。
同时,按照国家和省里统一部署,深圳还将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目前深圳生育保险用人单位缴费费率从0.5%下调至0.45%,长期有效。基本医疗保险一档的用人单位缴费费率从6%下调至5%,有效期至2020年12月。两项降费措施每年可为深圳企业节约费用36亿元,助力深圳营商环境的优化。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三医联动”(医疗、医保、医药)近几年逐渐成为国家深化医改的核心。对老百姓而言,医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医保对医疗、医药资源合理配置与科学使用具有核心杠杆作用,医保被称作是医改的指挥棒。
新成立的市医保局今年又会有哪些大动作呢?林汉城介绍,作为“三医联动”的组合拳,市医保局今年将“打”好四个“三”。
首先是三“严”,即严管队伍、严控基金、严查违规。市医保局将制订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检查。今年4月份在全市开展“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集中宣传月活动。
其次是三“改”,即改革服务方式,改革支付方式,改革招采方式。市医保局将启动深圳市医保办法修订工作,修订深圳重特大疾病补充保险政策,加强医疗救助托底功能,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还将改革支付方式,促分级诊疗费用合理分担。改革招采方式,建设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交易技术服务平台,启动医用耗材集团采购改革试点。
再次是三“做实”,即做实广覆盖,做实双控制,做实双监管。做实便捷服务广覆盖,实现多险种广覆盖。
最后是三“引导”,即引导分级诊疗,引导医院规范管理,引导医生规范诊疗行为。林汉城介绍,目前深圳共有989万基本医保二档、三档参保人选定了首诊的社康中心,还有478万基本医保一档参保人在定点社康中心可享受“社康打七折优惠”政策,市医保局将通过实施“选定社康首诊、逐级转诊”和“社康打七折优惠”等医保政策,引导参保人到基层就医,推动深圳分级诊疗的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