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教育,我们会发现当下无论是国家、机构,还是家长、教师都越来越看重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地为孩子们创造好的学习条件、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
人们从一开始只注重孩子的学业问题、校园生活,到现在慢慢地有意识地去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关注孩子的心里活动,都是希望可以更专业、更科学、更全面地培养孩子的身心素质。
然而“死亡教育”这一课题,似乎很少被提起。
可能有人觉得对孩子谈死亡,为时过早。
可能有人认为死亡是极其不吉利的话题,应该尽量避免这样的字眼。
甚至是一些谐音,类似“4”都最好避而远之.....
可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死亡就是这样真实地存在着的,不论身份、年纪、知识水平有何差异,我们都会遇到。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其实一直缺席“死亡”这一课。
通常,只有身边的亲人离去了,父母才惊恐该如何才能面对孩子的疑惑。那个活生生的陪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人,突然就再也不见了,对于小孩子他们如何能理解,我们又该怎样解释?
1.说Ta出门远行了?
对孩子而言:面对没有说再见、没有“告别仪式“就离去的亲人,孩子不知道Ta何时远去,为何远行,何时回来,是否回来……对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冲击不亚于说“我不要你了”。
2.说Ta去了天堂?
对孩子而言:天堂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生命的终极是飞天还是成仙?如果死亡如此美好,为什么我们还要在人世经历现实的苦难和情感煎熬?这样的闪烁其词,无疑就像房间里的大象,让孩子对死亡既困惑又恐惧。反而有可能引发进一步的创伤或者应激障碍。
3.说Ta睡着了?
对孩子而言:为什么睡着了就不再醒来?我睡着了还会醒来吗?爸爸妈妈睡着了会不会也不醒来了?孩子对于真相的怀疑、猜测、害怕、惊恐都会成为心灵世界的一个炸弹。
在给孩子人生的“乌托邦”与现实的血腥之间,在理想国与一切都会终结的惨淡之间,人们更愿意选择用一种温和的、假想的方式去让孩子们感受这个世界,而“真相”并不会因为你回避了它就不存在,学会如何面对它才是根本。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著名思想家蒙田说:“预前考虑死亡就是预先考虑自由。”
著名哲学家萨瓦特尔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所以,“死亡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它确实有些残忍,但并不恐怖。只有尽早地正视它、了解它、接受它,才是减轻烦恼和痛苦的根本方法。
死亡教育其实是有年龄攻略的。
匈牙利心理学家玛利亚?耐基早在1948年就研究了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经研究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认知程度不一,应该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发展阶段,有差异的谈论死亡。
朦胧期:0-4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没有概念,更多的是面对“分离焦虑”等物理空间上的分离而产生的情绪反应。也很少主动提出对于死亡的疑问。孩子无法区分死亡和分离的概念,因此这个阶段不应该主动和孩子聊起“死亡”的话题,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时候与孩子谈起死亡,反而会适得其反,更多的关注点应该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问到关于死亡的问题,父母可以用比喻、拟人的方式跟孩子解释死亡,或者用绘本、动画、故事里的分离场景来帮助孩子理解,比如“老爷爷死了,就是永远离开了”、“小兔子死了,它睡着了要做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感受期:5-9岁
学龄前的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死亡的含义,但出于好奇或者别的原因,经常会问及与死亡相关的问题。面对这类问题家长不应该恐慌,更不能吓唬孩子,应该坦然回答不躲闪,因为家长的坦然会让孩子认为死亡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家长对这个话题非常敏感、忌讳或禁止谈论时,就有可能把死亡这个概念和可怕的东西联系起来,进而产生恐惧。
发展-成熟期:9-18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随着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的飞速发展,逐渐对死亡有了成熟的认识,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地,不可逆的,更是永久性的。这时家长不应该通过编造的童话故事去忽悠孩子,更多地是理性地告诉孩子死亡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应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将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引申到对“意义”“价值感”的追求之上。
如果性教育的意义是自我保护和自我价值,那么死亡教育就是自我觉察和自我重塑。
性教育是阶段性的,死亡教育是终身的。因为生死本身,就最值得思考。
你并没有走,因为我还爱你
“死亡教育”既是必修课,那么如何让孩子对“死亡”有个准确的概念,如何引导孩子积极地去面对它,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用心思考地问题。
去年大火的催泪片《寻梦环游记》里面就涉及到一些分离和生死的问题,很多大人在影院都哭得像个小孩子。深挖影片背后的意义,其实有很多是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的,例如“勇敢”、“爱”和“死亡”的关系。
之前看过这样一句话: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上的死亡;第二次是在葬礼上,社会宣布你死亡;第三次就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离开这世界。
换一种思维,当我们对逝去的亲友有了思念,那么死亡也就不会那么恐怖,“你并没有走,是因为我还爱你”。
除了电影,市面上也相应地出现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关于“死亡教育”的书籍,更生动、更完整地诠释着死亡。
最近读过的《许愿地球仪》是最值得推荐的。它用一种令人吃惊的方式处理友谊、生命、疾病和死亡的话题,既生动迷人,又引人思考。
《许愿地球仪》的作者是瑞典知名犯罪小说作家克莉丝汀娜?奥森,过去曾在欧洲安全暨合作组织、瑞典国安机构和外交部工作。奥森创造一位女性调查员芙蕾卡?贝李曼(FredrikaBergman),以她为主角写了一系列共五本小说,多次入围瑞典犯罪小说作家学院「年度最佳犯罪小说奖」,并在2010年赢得南瑞典「天鹅奖」最佳犯罪小说。
2013年奥森笔锋一改为儿童创作,推出《玻璃娃娃之谜》一举拿下瑞典众多童书奖,更吸引18国出版社签下版权。之后她陆续写了六本儿童悬疑和恐怖小说,同样引起国际出版界热烈反响。
《许愿地球仪》是奥森最新童书作品,描写十一岁小女孩竭尽所能拯救好友的暖心故事,在书末作者也给如何面对死亡,一个最温暖的答案。
这本书最独特的在于它既包含了适合孩子阅读的温情故事,同时也会另大人陷入深思...
你有没有想过
广阔世界中孩子最害怕的五件事
小孩子之间的分享和陪伴能到达什么程度
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单纯和复杂
“死亡”对他们来说是怎样的概念
接受不完美的重要性
勇气的来源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以上这些,以及更多耐人寻味的思考都深深地融入了书中故事里。它以一种既强壮又美丽的方式谈论着恐惧,以一种既完美又不完美的结尾另人们落泪。
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如果你不介意在阅读时掉一两滴泪的话,它也是一本完美的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