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炼成佛的目标-开悟的象征:五方佛(全)—《极乐之轮:佛教冥想艺术》——来自:般若心行所有内容来自于北京印心视界官网,或者vx公号:般若心行。“西藏具有最卓越的内在科学文明。”——罗伯特·悲曼( Robert a.F. Thurman)修炼成佛的目标:开悟的象征——开悟的象征:五方佛艾米·M·利文斯顿虽然从定义上说,开悟超越了概念理解,只能经过体验获得,但历代佛教的每一次运动都推动了开悟状态的文学、象征、视觉和行为的表达。本文论述了近期的艺术作品中经常提到的对开悟的主要设想,其中这个展览中也包括许多此类艺术作品,如五方佛,其五重曼荼罗成为了密宗符号、实践和造诣的范式。佛性的终极超然状态,法身(dharma kaya),对于那些没有开悟的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因此,佛形成一系列化身, 世人可观其肉体与灵魂,从而引导他人实现开悟(见文章:大日如来与金刚总持)。报化佛或报身(sambhoga kaya)是在艺术作品中对佛性本质与侧面的概念化与描绘。在密宗佛教中,报化佛的主要设想之一就是五方佛。这五尊佛分别代表了佛性的一个方面,共同为整体开悟的品质和实现提供了缩影。你看到的五套画或雕塑,有的关于五方佛,有的是曼荼罗化身,有的是化身成其他神明的艺术表现。对于密宗佛教来说,五方佛的概念非常重要,但具象的描绘没有必要,只有颜色、方向或符号可以代表它们。他们实际上存在于每一种密宗艺术作品中,无论是否以具象的形式存在。此外,他们的意象用来象征在许多层面上的成就。例如,五方佛出现在许多神的宝冠上,作为过去成就的表现或对未来成就的展望。
图1 五佛曼荼罗在五重曼陀罗阵列(图1)中设想了五尊佛,其中一个处于中心,另外四个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每尊佛所处的位置代表着冥想、启蒙和实现的阶段。此外,五方佛分别掌管一个佛部,或kula,每个佛部进一步通过显现的化身形象来清晰地表达,并体现出该曼陀罗部分的某些方面。每尊佛都有一个对应的女身佛,被称为佛陀-般若,或胜者-般若;女身佛代表了开悟与智慧(般若)的女性方面。男身佛代表了慈悲,是开悟的男性方面,女身佛与男身佛的结果表达了开悟的无分别实现。密宗佛教总是暗示着这种象征主义,无论男性和女性,都存在于特定的视觉或艺术表现中。当欢喜佛成形时,五方佛被设想为住在极乐世界的帝王形象。因此,他们穿着华丽的长袍,戴着冠冕,装饰华丽。他们的服饰和装饰具有象征意义,表达了他们作为报化佛的精神地位。具体来说,肖像显示了报化佛的13件装饰品:五件丝绸饰品:1)丝带(王冠上的领带)2)上衣(很少描绘)3)一条丝巾(飘在身后)4)腰带(隐藏)5)下身服装(腰布)八件珠宝饰品:6)皇冠7)左右耳环(一枚)8)饰领9)两个臂环(一个)10)长、短项链(一根)11)两根手链(一根)12)指环(一个)13)两个脚镯(一个)其他“理解”的元素:A)头顶出现的瑜伽成就金明点B)须弥山顶髻(meru jata)发饰C)五方佛的宝冠,象征着开悟D)超凡的莲花座E) 圆智(莲花)月轮或日轮F)仅修行者内心的存在
五尊佛分别代表了五种超凡的洞察之智(jnana),这些智构成了完全开明的心智(图2)。五种超凡的洞察之智能分别消除五种精神毒药或自私自利的精神状态,这些精神毒药使人痛苦,内心煎熬。五方佛的化身将消极的精神状态转化为积极的对立面,将未开化的精神毒素转化为启迪的甘露。五方佛的曼荼罗以不动如来 (Akshobhya)开始,不动如来掌管东方,见画面底部。不动如来最典型的颜色是蓝色,展现的是触地印(bhumisparsha mudra)。释迦牟尼佛在降妖伏魔(Maravijaya)时曾展示过这种手印,并果断地战胜了所有的自我力量,从而获得了最终冥想所必需的稳定,而最终冥想终将使他充分开悟。因为曼荼罗的东部是第一步,触地印恰当地代表了成就的稳定性。它表示的是不动如来的坚定不移,就像释迦牟尼在降妖伏魔时一样。不动如来代表的超凡洞察力是大圆镜智(adarsha jnana),反映了真实的世界,没有自我扭曲。它能消除愤怒或仇恨,是自负和偏见的主要因果。不动如来掌管金刚部,象征符号是金刚,象征动物(vahana)是大象。绕曼荼罗顺时针移动的第二步是南方,位于一幅悬挂画的左边。南部是宝生如来(Ratnasambhava)的住处。宝生如来是黄色的,右手呈现出施愿印(varada mudra)。他超凡的洞察力是平等性智(samata jnana),能消除骄傲,因为能认识到所有的生命都应同样地得到富足和幸福。因此,认识到这种平等的人想要慷慨地、无限地给予众生,从物质上的富足到佛法的终极礼物。宝生如来掌管宝部,象征符号是实现愿望的宝石,象征动物是马。在挂的曼荼罗顶部,也就是曼荼罗的西方,是阿弥陀佛(Amitabha)的住处,其名字的意思是无限的光。阿弥陀佛是红色的,呈现禅定印(dhyana mudra)。阿弥陀佛的超凡洞察力是妙观察智(pratyaveksha jnana),能消除自私的欲望和贪婪。这些由自我驱动的欲望是有毒的表现,这些表现基于对真正满足来源的幻想,并导致盲目地对他人需求。从冥想的觉知中产生的妙观察智,揭示了幸福的终极源泉,消除了以牺牲他人的痛苦为代价来寻求幸福的需要,产生了同情的愿望,唤醒了他人,让他们进入同样的幸福和幸福状态。阿弥陀佛掌管莲花部,象征符号是纯洁的莲花和孔雀。在悬挂的曼荼罗(mandala)的右边画着曼荼罗(mandala)的北方,这里是不空成就如来(Amoghasiddhi)的住所,其名字的意思是“永不失败的成功”或“无限的成就”。这尊佛是绿色的,右手呈现无畏印(abhaya mudra)。不空成就如来的超凡洞察力是乘所作智(kriyanushthana jnana),能消除嫉妒,而嫉妒会抑制你的能量和成就,因为你相信自己缺乏别人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从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关注中解脱出来,就有可能大胆地从事自由活动。不空成就如来掌管事业部,象征物是羯磨杵(vishva vajra)与金翅鸟,即不空成就如来的神秘坐骑。“大日如来”(Vairochana)位于在曼荼罗的中心,他是白色的,象征纯洁的意识,呈现说法印(dharmachakra mudra),代表着大日如来的地位,是一切光明的来源,也是色究竟天一切教法的最终源地。大日如来的超凡洞察力是诸法体性之智(dharmadhautu jnana),能最终消除妄想、无知和无知。它是所有佛教的全知、完全的觉醒和终极目标。因此,大日如来掌管佛陀,或称佛部,其象征是法轮,象征动物是狮子。五重曼荼罗是许多曼荼罗的模板。任何一位神都可以被看成是曼荼罗的中心和播散者,然后它可以遵循五重格式,通过适当的调整将神的原始颜色分配给中间那部分。你也能看到不同的曼荼罗构形,比如所有的神都共享中心佛陀的颜色,或者一些主要的脉轮。它们使用三个圆的组织原则,来对应中心佛陀的已开化的身体、语言和心灵。尽管也有例外,但五重佛曼荼罗仍然是密宗佛教艺术的普遍主题和统一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