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网 发表于 2020-8-1 16:42:02

深圳高质量发展排名全国第一,创新创意之都如何跑出“加速度”

  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推动经济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尤为重要。

  7月31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正式推出《2020年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报告》。通过综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大维度、33项二级指标,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效进行测评。从总得分来看,深圳以较大优势位居第一,而在六大维度中,深圳在综合绩效、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排名第一,开放发展与创新发展排名第二,共享发展则排名在第二十三位。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深圳要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国家战略赋予的战略定位,也让深圳近些年来在如何建设创新创意之都上,做出了大量积极尝试。

  其中的创新发展指数,衡量的是各地在创新产业、技术方面的投入和产出情况。测算结果显示,深圳创新指数得分达到0.82,仅次于得分为0.83的北京排名第二。深圳和北京,两座分别定位“创新创意之都”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得分遥遥领先于其他样本城市。

  从报告结果来看,北京是科学技术的重要输出地,而深圳则是创新产业和科学技术落地的聚集地。深圳在战略新兴产业/GDP、每千人研发人员数量和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上位列第一,而在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方面则不如北京,位列第二。

  作为创新创业之都,深圳创新发展的成功,一是坚持市场化道路,鼓励市场竞争,深圳的平方公里企业数、万人企业数,都在内地城市领先,从2013年到2015年,深圳新增的科技型创业企业增长了一倍。

  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政府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扮演关键的助推角色。深圳作为计划单列市,当地政府拥有相比其他同等发展水平城市更为富裕的财力,为政府支持科技创新打下了基础。

  大量的财政投入,是深圳打造创新创意之都的首要秘诀。深圳2018年财政决算显示,全市科技财政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3%,在报告样本城市中居首。

  同时,深圳近些年还在加紧追赶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当前每年有1/3的财政科研资金被用于基础研究,持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另外,深圳市创新数据挖掘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发布的“从微观企业数据看深圳经济转型”报告显示,2014年至2019年,深圳市科创委通过各种项目向企业发放的科技研发资金约270亿元。

  政府宽裕的财政带来的是投入总量的优势。深圳是如何利用这部分财力,将政府支持转化为竞争优势、创新优势的,则更为值得关注。

  具体来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深圳采取了创业资助、研发资助、金融支持等不同的措施,引导不同阶段下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做创新。

  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草创阶段,采取了创新券措施,引导中小型新动能科技企业购买与其科技创新活动直接相关的科技专业服务,包括研究开发、检验检测认证等多个领域,并且要求申请创新券的企业,上年度必须产生研发费用支出,从而推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活动。

  在企业进入正轨,开始扩张时,深圳政府则采取贴息贷款等金融支持模式,扶持具有市场优势的科技企业成长。而当企业进一步发展,进入资本化运作的阶段,则还有发改委、经信委等政府部门主导的VC/PE进行资本化的合作。

  不过,深圳在创新发展上,还存在着一些短板,报告的共享发展指数中,深圳在教育资源方面得分较低,尤其是中小学学位缺口较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近年来一直困扰深圳。这也催生了深圳学区房隔一条街单价差“八万”等社会议题的出现,如何从土地、财政等各个领域支持教育行业的发展,成为深圳近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报告认为,虽然北京和深圳两座城市都是实力最强的创新之城,但其在创新资源禀赋、发展模式上有较大不同。深圳应该继续取长补短,在鼓励企业创新打造竞争氛围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做好基础研究,打好科研基础,尤其要弥补深圳在教育资源的缺口,为企业创新做好智力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圳高质量发展排名全国第一,创新创意之都如何跑出“加速度”

深圳网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