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习重难点分享
主持人:北京新东方中小学全科教育一对一部初中语文金簰教师孙飞老师、金簰规划师胡一凡老师您好,很高兴邀请到您们参加我们的对话金簰的访谈。孙飞老师您能谈谈您对于教学的理解吗?孙老师:我觉得在教学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知道学生想到了什么,没想到什么。据此去设计听、练、测的学习路径,让学生通过多感官去体会,记住并理解。随着教学的时间变长,我发现我对学生的思考方向就可以有了预判,确定了哪些东西不教,也就确定了哪些方向能够让孩子更快的进步。
主持人:谢谢孙老师,据我了解您已经在新东方教了8年的初中物理,那在这八年中,您可以谈一谈您觉得自己最难搞定的一个初三学吗?
孙老师:我去年有一个中考的学生,就简称小A吧。这孩子真是我当时觉得最困难的一个孩子了。他报班时初二,但是行为习惯与小学生相似,外界微小影响,他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写字不整齐,提笔忘字、偏旁与字分离;听课不连贯,只能坚持1-2分钟。初二上学期物理不及格,随后报物理课程。同步学习期间,因为基础弱和理解速度慢的原因,跟不上学校的进度。
但是我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一个长期的规划,明确了哪些先教哪些后教。我们先保证基础知识的记忆,尽管做题还是错,想不起来,但是要求先学会记忆知识,而后再去重复理解,因此第一阶段,养成主动记住知识的习惯,比如自己记录笔记,老师做补充和纠偏。此阶段成绩虽然没有明显提升,但是是打基础阶段。第二阶段,暑假期间,连续上课半个月,每节课先纠正写字,不要求好看,要求整齐,自己能认识字迹;每天的知识回家复习记忆,第二天考查,偷懒没复习的地方,抄写2-5遍;课上,桌面不可有任何东西,也不可以乱动,每个知识讲完,要求学生重复一遍;因为连续上课,对学习行为,跟踪很紧,学生每天课量相对较少,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老师要求的步骤去作业,半个月的坚持,笔记记录明显变整齐,做题严格按照要求的步骤,养成了好的习惯,查笔记资料,分析问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变长。最终该学员取得了96分的好成绩。
主持人:谢谢孙老师。针对这种情况胡老师您有什么观点吗?
胡老师:孙老师的处理方法非常好,孩子成绩不提升的时候,往往说明问题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事儿,很有可能是其他方面,比如学习习惯、注意力无法集中等问题导致的。所以针对这类孩子,要治本。如果一味的教授知识,像小A同学,学习的习惯,听课的效率都不好,那教授的效果也一定不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先让孩子在这些基本的方面有改善,才能讨论知识的学习。所以这里我也想跟家长提个醒,孩子学习成绩不提升,咱们先不要着急,要慢慢的找不提升的根本问题在哪里,而不能一味的焦急,指责孩子。
主持人:谢谢胡老师的补充。那孙老师,您能从学科的角度谈谈,初中三年不同阶段有什么学习重难点吗?
孙老师:初二上学期,物理就是大自然、生活中可观察、感知的现象和实验,因为直观,所以记忆和运用都不会差。当学到凸透镜成像原理时,实验现象很接近,易混淆,学生就开始记不住。本质其实是光路没有懂,只背诵结论,实际运用时就不够可靠了。
紧接着是质量密度,应当是物理刚刚开始抽象的第一个知识,同时有了计算,同学们会觉得物理变难了。
初二下学期的力学,从压强开始,到后面的浮力、机械都比较难,体现在公式多,实验细节多,同学们的力学普遍自我感觉不自信。
初三电学,近几年考试改革,电路图不再是难点了,欧姆定律这章开始,探究实验、测量实验,要求同学们有探究实验的思维,并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步骤,虽然初二也有探究实验,但是同学们真正领会了探究实验的思路时,应当是初三的欧姆定律开始,因此这个时间是培养实验思维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主持人:孙老师、胡老师,现在二模考试已经结束。在您们看来,二模考试对学生意味着什么?
孙老师:同学们普遍流传着一个道理“一模找问题,二模立自信”。也有的说一模难、二模简单,中考比一模简单,有一定道理,但事实不一定都是如此。通过一模考试,同学们普遍会“长点心吧”,二模自然就觉得简单了,可能把一二模顺序换一下,同学们也会是同感吧。我想,二模更重要的是,一模后你给自己填补了什么,还缺什么,二模去迎战,检验自己;同时,同学们每次考试都会有“我会做,但失误了、看错了”,这就是考试发挥和平时练习的心态、环境不一样造成的,多次参加大考,适应环境,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心态,简单问题过度关注,复杂问题保持简单清晰的思路,用最根本的知识去思考。参加正式的大考,这种仪式感,让同学们熟悉压力,面对压力,总结考试经验。
胡老师:确实如孙老师所说,二模考试往往被孩子们认为会比一模简单,找自信用的。但是二模考试的难度其实与一模相比可能并没有很大的难度上的差距。模拟考试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孩子们体会正规考试,是让孩子们检测自己的学习水平。所以他们的出题目的是尽可能的涵盖全部知识点,当一模检测完最为重要的知识点,二模就是查漏补缺中的查漏补缺的,所以即可能简单,也可能偏。不论考完成绩如何,这次考试的目的都是查漏补缺,而不是证明你中考能考多少分。这一点咱们家长和孩子一定要搞清楚。
主持人:谢谢两位老师的分享,那针对物理考试,孙老师,您觉得孩子在物理这个学科上,二模之后,应该该怎么做呢?
孙老师:中考物理正在逐年改革,试题尽量去模式化,体现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模式化比较强的题型,都是模拟考试、中考常考的。例如:动态电路、阿基米德原理、利用液面变化等方法测密度、测电阻Rx(测电功率)、凸透镜成像实验等等,因此这类问题容易出现新情境新考法,生搬硬套不易得分。二模后,需要先解决这类问题,重新梳理每一个物理规律、实验细节。
我的建议是,二模后,把各区模拟题全部做完后,标记不会的、错误的,重新做一遍,理解透彻,考前练习选择题不建议使用排除法,应当理解每个选项的正误原因。注意解题时,每个题目背后一定有一个强有力的解题依据,不需要想的太远,太模糊。而解题依据就是:公式、概念、影响因素、实验原理结论、方法、画图(受力和电路)等,当你左右徘徊时,可以把对应的解题依据和图写在题目旁边,再进一步分析。
力学基础、电学基础、热学、电和磁、声、光这些几乎没有计算,常考选择和实验的模块,同学们应当把对应的概念刻意的去背一遍也不为过。因为这些第一轮复习的内容,当时掌握很好的知识,现在开始出现遗忘和混淆了。
考前三天,则是要回归课本。父母或者老师领着孩子,把课本全都过一遍,当然不只是阅读。每一个实验、概念的描述都要在脑中有具体场景的思考,提问,记忆。
中考前一周,通常有的同学会问,老师我还要做题么?有的同学干脆不做题了,我认为,过早的回归基础,这样会导致“手生”。考前一周,甚至考前一天都可以保持不断的做题。只是避免再做繁复计算、超出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每天需要覆盖到基础知识、实验、计算、科普阅读各个方面的习题,都要去做,因为题目的解题过程,就是在帮同学们建立科学的思考问题方法,让知识点和方法在大脑中保持“热乎劲”。
主持人:感谢孙老师的分享,那请问胡老师,二模考完咱们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吗?
胡老师:其一,二模结束之后也有部分的学校可以签约,咱们家在还是要多多关注的;其二,期末考试结束,不能松懈,要继续查漏补缺,总结错题,不论是不是马虎的问题,都需要总结注意。同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一二模成绩,提前规划可填报的学校,可参加的批次,比如校额到校等。争取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放矢,不做无头苍蝇。
想了解更多关于学习生活的咨询,请关注“北京新东方学校中小学一对一”网站,更多精彩等您发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