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以“国际化街区”引领未来社会治理新模式
各种不同肤色的老外在社区里的“国际屋”举办派对、学习汉语,坐在不远的隔壁桌与你一起喝咖啡、聊新闻。在深圳,一个个“国际味”十足的“微社会”正在悄然形成。伴随八个各具特色的国际化社区建设初具雏形,深圳正将创新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新效能,全力探索“国际化街区”的新路径,尝试以生产、生活、生态三者融合发展的理念,将多元的世界文化引入社区建设与管理,通过国际化街区带动社区建设整体推进,引领国际化城市社会治理新模式。A 多元国际化社区雏形初见
位于南头半岛东南端,与香港元朗隔海相望,海岸线绵延近十公里,来自86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余名外籍人士居住于此,单位面积境外人员数量居全国之首。 2017年,深圳第一个按照国际化标准打造的 “国际屋”(I-House—international house)——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诞生于此,蛇口街道走出了一条国际化样板街区建设新路子。除了不间断的文化派对,还为外国居民提供法律宣传与咨询、租赁登记和生活指引等服务。而另一个以“最多韩国居民”著称的福田东海社区正在打造福田“国际村”,20多位外国友人成为社区义工,并成立了深圳首个“国际友人联络站”,直接让国际友人与派出所、房屋租赁相关单位建立联系,以后他们租房和居住登记等都可找联络站寻求帮助。
社区的国际化,硬件相对好办,难的在于“软件”。继起步较早的蛇口和东海之后,龙华观澜与龙岗万科城国际社区异军突起,瞄准深圳国际化社区新样板。
据悉,观澜国际社区常驻的外籍技术专家、人才就有1000多人。龙华区探索国际化社区服务新模式推出若干特色项目,例如“汉语桥”服务,包括汉字学习、口语练习;社区服务中心面向国际友人开展“城市适应性小组”服务,内容包括如何乘坐地铁、公交、了解深圳文化历史及旅游景点以及去医院就医流程等;给国际友人提供导赏社区的人文风景的服务项目,逐步引导外国人自己给新来社区的外国人导赏,并发展成社区景点导赏义工队。社区试点设立的国际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力争按照国际理念建成全市首家、面向国际的宣传推广窗口。
而“万科城国际社区”因其大量高科技公司的外籍员工居民的不断入住,则主打高科技和低碳环保牌,社区内推行垃圾减量和分类管理,创建垃圾减量分类示范单位(小区)20个。此外,社区采集入住的各层次人才的信息纳入其人才智慧库,同时建立了外籍人士微信群并提供在线信息服务,多样化的网络服务已经覆盖整个社区。
B 以“国际化街区”开启社会创新探索
2014年5月公布的《深圳市国际化城市建设重点工作计划(2014-2015年)》首次提出推动建设福田东海、水围,罗湖百仕达,南山沿山、水湾,龙华观澜,盐田梅沙,龙岗华为八个“国际化典型社区”,并以此为试点进行推广提升全市社区的国际化水准。
经过近5年的时间,八个各具特色的国际化社区初具雏形,但在统筹规划和总体布局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全市国际化社区建设缺乏清晰的整体指引,社区发展未能与片区规划进行有效结合,在公共空间所需承载的功能上难以拓展,只能在软环境营造上“锦上添花”。
此外,国际化社区建设主体不明晰,从社会治理、社区社工服务等不同角度分别涉及多个部门,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真空地带”。简而言之,深圳尚未形成国际化社区建设的内在理念和路径体系。
鉴于此现状,今年初,市外办牵头成立了国际化社区建设课题组,通过专题研讨会、座谈会、深度调研等方式,对标国际先进做法,提出“继续深化国际化社区建设,全力打造国际化街区”的路径探索。致力于建设全球创新之都的深圳不仅在发展前沿科技的新思维、新举措不断刷新,社会创新领域亦是如此。
打造国际化街区,正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多元包容城市文化的有效举措。通过促进中外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为中国城市构建社会治理新机制提供精彩范例。
记者从市外办了解到,目前他们已会同相关部门初步完成了《关于推进国际化街区的实施意见》和《国际化社区建设重点工作指引》的起草工作,并将通过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印发实施。
C 以规则与标准创建国际化街区
外国人综合服务网络、国际友人联络站、外国人志愿者队伍……构成了深圳国际化社区中的不同元素,然而,如何才能将国际化街区建设与管理理念得以更广泛地推广?
市外办与市民政局在实地调研与探索中对“国际化街区”建设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具体对策。在硬件方面,推进国际化街区智慧服务平台建设,例如建立综合管控、低碳绿色的交通运行体系,开展智慧停车和无人驾驶试点建设,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建设中英双语的街区智慧服务平台,提供信息发布等线上便民服务,为居民搭建在线交流渠道,鼓励居民积极参与街区、社区治理,提高街区治理与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此外,根据国际化街区布点和功能分类,打造一张“深圳市国际化街区分布地图”、一本“深圳市国际化街区宣传画册”,制作一套国际化街区特色标识并在街区推广应用,塑造多元复合的国际化街区整体形象。
在软环境建设方面,深圳将完善国际化街区综合配套,打造集约高效的立体型街区。具体包括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引更多国际教育机构落户深圳,支持新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入驻国际化街区,支持社会力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完善国际化教育区域交流机制;构建国际化医疗服务环境,配置国际名医诊疗中心或门诊部,积极与国际知名保险机构深化合作,建立与国际医疗保险机构费用结算相衔接的支付体系,完善外籍人士在深就医指南;倡导公共空间优先和步行优先的原则,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城市慢行系统和步行空间,加大国际化街区商业服务、文体设施、景观公园等综合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
此外,对策建议支持在国际化街区举办国际会议、会展和文体赛事,鼓励引导国际性组织落户国际化街区,拓宽对外交流渠道,促进国际化资源在街区集聚。
放眼国际
★瑞典斯德哥尔摩哈默比新区:产城融合的“绿色智慧”
这是一个生态街区与智慧街区结合的典范,规划总面积200公顷,以城市“内向发展”策略为契机,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目标,将旧工业区和码头区转变成一个产城融合的复合型生态街区。建立新能源利用、垃圾回收循环利用以及污水处理再利用三大系统,与街区交通、建筑和绿地等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一套高效智能的生态循环体系;注重土地结构优化,混合开发,提高职住平衡比例,促进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比例达81%。
★美国纽约街区:“可持续”的多元化诠释
2008年起,纽约城市交通部提出了建设“可持续街区”战略计划并付诸实施,其理念与举措值得借鉴:一是使街区成为具有安全感的公共空间,首要保障老人和儿童的出行安全;二是提高街区的交通流动性,包括实行快速公交运输系统,优化公交线路,推行“自行车代步”等;三是提高公众建设可持续街区的意识,让公众参与街区建设;四是建设绿色环保型街区,建设居民友好型林荫大道,改造道路排水系统、使用清洁能源等;五是重视规划设计,对重新规划的街区项目要采用完整的街区设计模板。
★美国波特兰街区:“小尺度”的土地混合利用
1997年,波特兰市发布了《地区规划2040》,为波特兰市中心的紧凑发展做出前瞻性规划——“城市增长边界”成为波特兰市首开先例的土地开发政策。6米的街区尺度有利于土地的高强度开发,容易形成紧凑、可步行、宜人的城市空间。根据街道相邻街区的不同土地开发条件,形成了不同的街墙高度和街道空间。
波特兰在核心区进行高密度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人口密度,增强城市活力。其街区建筑密度一般都在65%以上,主要的街区土地开发模式均是根据波特兰市里已建的街区总结得出。波特兰按照“20分钟街区”概念进行土地混合开发,并创建密集的自行车交通网络,将人们上学、上班、购物、休闲等日常活动出行距离控制在20分钟步行、自行车和公交出行范围距离以内,以减少城市机动车交通量。
名词解释
街区
国际上,“街区(Block)”一词具有地理空间及社会文化的双重内涵,是城市建设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布局形式,在欧美国家发展相对成熟,美国社会学家克拉伦斯·佩里在“邻里单位理论”中提出,街区是功能完备的城市“细胞”,可以逐步构成整个城市。欧美很多城市将街区建设作为一项城市发展战略,把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街区作为城市的增长极和发展引擎。街区主要有几个特征:一、空间上街区具有明确的边界要素,是构成城市肌理的最小单位;二、功能上街区是居住、工作、休闲等多种城市生活的有机组合;三、管理尺度上街区承载了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居民意见能得到更充分体现。
典型案例
蛇口国际化街区
漫步蛇口,你可以随时邂逅各种肤色的外国人,这里如同一个“小小联合国”,长期居住着8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8000名外籍人士。不同国籍的居民和谐共处、不同文化多元共存。伴随近年来创建“蛇口国际化样板街区”,深圳最能彰显对外开放特色的“代名词”—— 蛇口再次先行一步探路国际化街区建设。
2017年,深圳第一个按照国际化标准打造的 “国际屋”(I-House—international house)——境外人员管理服务中心诞生于蛇口街道。通过社区文化融合工程,让外籍人士在深圳找到家一般的感觉,其中包含了一系列外国人适应跟进计划:设立“多元文化中心”;为新入住社区的外国人提供登记咨询,相关涉外法规的普及以及便民指引,了解城市最新政策,熟悉居住环境。同时,面对来深的情绪适应以及情感支持也是外国人服务站咨询服务的延伸服务。服务站常年都有志愿者参与到各种国际友人联谊活动以及为外籍居民提供适应性培训、中文培训等服务,这里举办的节日庆典囊括了很多居民所在国的著名节庆,这里更像是一个国际友人欢迎中心。
此外,蛇口街道辖区一系列以中外文化融合为关键词的项目令居民们感受到“世界一家亲”的内涵,例如,街道先后建设了蛇口渔街特色文化街区、蛇口海洋博物馆、南水村史博物馆等特色文化工程项目,并挖掘利用开丁节、姊妹节、社员节等乡风民俗,定期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帮助中外居民通过蛇口历史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历程,同时街道组织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教授外国人练书法、秀旗袍、制月饼、品茶道、猜灯谜,让他们感受暖心的“中国味”。
这一切得益于蛇口的公共服务创新举措和一批惠及外籍居民的民生微实事项目,全方位开展“外管服务进社区”活动。其中包括打造Coffee Morning、English Zone和Amazing-cultural三个品牌服务项目,组建了一支20人的外籍志愿者队伍服务辖区中外居民,部分辖区外籍人士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号ShekouDaily,发布涉外法律法规、分享蛇口便民信息等。
页:
[1]